既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雨,送我过扬州。
杂咏
介绍
。
“杂咏”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
- 万木皆无语,
- 千山独有声。
- 河流日夜转,
- 风雨不相停。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静与动、无声和有声的对比,通过”万木皆无语”与”千山独有声”来表现自然界中万物在不同的时间里展现出的不同状态。河流昼夜不停地流淌,风雨也持续不断,这些都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现象。
皮日休(约726年-80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曾担任过谏议大夫等官职,在晚唐时期有较高的声望。他的作品以议论为主,兼及诗歌与散文,并且在山水诗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杂咏”这首诗可能反映了皮日
相关推荐
注释: 杂咏:泛指诗。 既作湖阴客:已经作过湖阴人的客人了。 如何更远游:如何能再远走他乡呢? 章江:即扬子江,又称长江。 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古称为广陵、南兖州、江都郡等。 赏析: 《杂咏》是诗人于德操的五言古诗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既作湖阴客”交代了诗人的身份和身份变化,即曾经作为湖阴县的客人在外地生活。这一句表明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 第二句“如何更远游”
杂咏 得官尘土古扬州,好客常稀俗客稠。 掩簿叱胥无慁我,冒风踏雪作清游。 注释:杂咏:即咏怀诗,诗人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抱负和遭遇。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是唐代著名的文化古城。好客常稀俗客稠:指在官场中,与普通人相比,自己更注重与官员交往,而不太重视与平民百姓的交往。掩簿叱胥无慁我:掩卷不视,对下属官吏斥责。无慁我:不要对我斥责。冒风踏雪作清游:冒着风雪去游览
杂咏 竹西桑柘暮鸦盘,特地霜风满倦颜。 不用使君相料理,都缘尘土少青山。 注释 杂咏:指随意吟咏的诗歌。杂,杂乱、随意之意。 竹西: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唐时为扬州名园,因多植柳树而得名。 桑柘:桑树和柘树,皆为灌木类植物。 暮鸦:指乌鸦。古代常以“暮”代指傍晚,而乌鸦叫声亦常与黄昏相联系。 盘:盘旋、飞翔貌。 特地:特别地、特意地。 霜风:即寒风,天气寒冷时的风。 尽颜:满脸
杂咏 水月光华动不风,寒增绿柳露滋松。 西山夜色无人唤,直透疏帘翠一重。 注释: 1. 月光下的水光波光闪烁,似乎没有风来搅动,这更增添了寒冷的秋意。 2. 寒气增加了绿色柳条和白色松树的清冷,让露水更加滋润了松树。 3. 西山上的夜晚静寂无声,月光洒下,照亮了山间小路和树木。 4. 月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洒在室内,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
【注释】 1.杂咏:随意吟咏。 2.巨舰:指战船或大船。横江:横渡长江。 3.稳不摇:稳定而不会晃动。 4.浮溟(míng)涨:海面上涨。溟,海。涨潮。 5.午时潮:中午的潮水。 6.晴色:晴朗的天空。山无翳:山峦清晰。无翳,没有遮蔽。 7.闲人:悠闲的人。取次描:随意地描写。 8.赏析:本诗通过描绘一幅江景图,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写战船在江面上行驶时,由于江水的平稳
诗句释义: 1. “弦歌兴罢拂衣还”:“弦歌兴罢”意味着在弹奏音乐、唱歌之后,兴致已经减退,准备收拾东西回家。而“拂衣还”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整理衣服、准备离开的样子。 2. “弃米何尝有俸钱”:这里用“弃米”比喻放弃物质享受,“有俸钱”则暗指领取薪水或俸禄。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追求这些物质财富。 3. “恩自大钧能逐物”:“恩自大钧”可能是指天意或自然的恩赐。而“能逐物”意味着能够顺应自然规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来概括内容,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来分析。“蓂荚阶前日月飞”意为:在台阶前的蓂荚上,日、月飞逝,如同在飞翔。“羹墙惆怅望尧眉”意为:站在墙边怅惘地望着皇帝的眉头,似乎想为皇上分忧解难。“三千年笑巢由错”,意为:这三千年的岁月里,嘲笑巢父、许由之辈的愚昧。“不见勋华揖逊时”意为:不曾见到过像韩信
杂咏 上下契如如,忘机示有为。 室虚窗洁素,尘尽地平夷。 社燕添新土,春花发旧枝。 此中君莫问,自有海鸥知。 注释: 1. 上下契如如:形容事物之间相互契合,如同如如一般。 2. 忘机示有为:指放下世俗的机巧,表现出自己的行为和想法。 3. 室虚窗洁素:形容室内空旷、窗户明亮洁净。 4. 尘尽地平夷:指地面上的尘土已经清理干净,地面变得平坦。 5. 社燕添新土:指燕子在祭祀土地神时
【注释】 杂咏:即《春日杂兴》。柳,暗指垂柳。嫌:讨厌。莺声涩:莺鸟叫声不悦耳,声音发哑。花怯东风:花朵怕受春风的吹拂。蝶梦寒:蝴蝶梦在寒风中。偶忆故园春色好:偶尔想起故乡春天景色多美。他乡花柳带愁看:他乡的花儿柳树也带着我的愁苦。 【赏析】 此篇为《春日杂兴》组诗之一。全诗四句,写景抒情。前两句写暮雨和东风,后两句写对故乡春色的怀念。诗人触景生情,由物及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解】: 陶令: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五柳先生”,以爱菊闻名。 林逋:北宋著名词人林逋,字君复,后人称“和靖先生”。 晋宋:指东晋时期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 高节高才:指高尚的志向和才能。 【译文】: 世人如果像陶渊明那样看菊花, 诗人如果像林逋那样咏梅, 那么那些喜爱花的人, 就只好甘拜下风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作者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陶渊明
注释:在天边斜阳还挂在树梢,林间归鸟已经飞回巢穴。黄昏时请不要把柴门关上,恐怕有诗人带着月光敲着门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首句“天外斜阳犹在树”,以夕阳余晖映照树梢,营造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第二句“林间宿鸟已归巢”,则描绘出鸟儿归巢的情景,给人一种安详祥和的感觉。第三句“黄昏莫把柴门掩”,提醒人们不要关闭门户,以免错过欣赏美景的机会。最后一句“恐有诗人带月敲”
【解析】 题中“稚柳已回春暖意,残梅犹结岁寒心”“百年身世诗中老,好景难消几度吟”是全诗的关键句和中心句。“稚柳已回春暖意”,写春风拂面,柳叶舒展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残梅犹结岁寒心”,写冬日的寒枝上依然挂着的梅花,写出了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的坚强性格;“百年身世诗中老”,“百年”指人的一生,“身世”指人的生命历程,“诗中老”指的是诗人的人生经历,即在诗歌中度过了一生。“好景难消几度吟”
《杂咏》 新绿园林微雨后,落红庭院夕阳时。 一声杜宇催春去,贪睡棠妃未必知 注释 - 新绿园林微雨后:新绿的园林在微细的雨后显得更加清新翠绿,雨滴打在叶子上发出细微的声响如同音乐,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 落红庭院夕阳时:落红的庭院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红彤彤的花朵和落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一声杜宇催春去:杜鹃鸟的叫声仿佛在催促春天离去
【注释】 杂咏:指诗题中的《杂咏》。螯(áo):蟹的脚。砟脍(zào fěn):用刀石切细,加酱料等调味后食用。巨口鲈:指大口鲈鱼,一种大鱼。天寒:天气寒冷。客心孤:客人感到孤单。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秋风萧瑟时,独自饮酒时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蟹和鲈鱼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及自己的豪迈之情
注释:囊底诗成无卖处,床头金尽已多时。 元龙豪气依然在,惯守清贫岂足悲。 译文:囊底的诗已经写好,却没有人买,我的床头金也花光了。 但是元龙的豪气仍然存在,我习惯了贫穷难道值得悲伤?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仍保持豪气,不因贫穷而沮丧的情怀。首句“囊底诗成无卖处”,描绘了自己囊中诗已成篇却无处出售的痛苦;第二句“床头金尽已多时”,则反映了自己生活困窘
注释:没有人的气节和节操又怎能称得上是人?肚子里有着诗书却能够自成一家又怎么能和普通人一样呢?实际学识和真才实学又有谁能够真正识别出呢?在江湖中很难遇到像杜司空一样的大才。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和品德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和节操,那么他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如果一个人肚子里有着诗书,却没有真正的才华和才能,那么他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诗人认为在实际生活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学生逐句翻译,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分析作答。 首句中的“堪容鹤”是说竹子的种类繁多,足够容纳白鹤栖息;“恐碍鱼”是说池中不养莲,恐怕会妨害池中的鱼儿。这两句的意思是:竹林里能容纳许多种类的鹤,池塘中不养莲花,恐怕会影响水中的游动之物。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 今年:今年。四十一:四十七岁。发白齿脱:头发变白,牙齿脱落。未能游逍遥:不能像陶潜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地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意每不自豁:心里总是不舒畅、不痛快。偶寻乐天诗:偶然读到了杜甫的《乐天诗集》。往在江州日:以前在江州时。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年几与我同:我的年纪差不多和白居易相同。哀疾与我埒(lei):我的身体已经衰老了,而白居易还健康。伊人了无生:伊人是已死去的人
【注释】 帝:指皇帝,帝王。历千年统:统治了几千年的历史。神州:指中国。百代居:在历代中居住。但看今日事,莫信古人书:只看现在的事情,不要相信古代的书。【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历史久远,后句写现实,全诗抒发的主旨是:不能因古书中记载的古代事情就盲目地相信它们,因为历史是发展着的。 “杂咏”是诗的标题,意思是随意咏叹。此词为作者所写,但内容却非出自本人之手
【注释】 杂咏:杂言诗。 胡羯(xiá jié):指北方的鲜卑、柔然等少数民族。 宁知分:岂能知道他们的界限在哪里呢? 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这里代指南朝梁朝。 赤眉:西汉哀帝时农民起义军,后为王莽所灭。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以“杂咏”的形式对历史上南北分裂的局面进行了评论。首句“胡羯宁知分”,指出了当时北方民族不能分辨中原和北地的区别,这反映了当时南北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的状况
【注释】 杂咏:即七言律诗,是汉乐府民歌的一种体裁。此诗为五言八句诗。 户枢动不朽:出自《庄子·天运》的一则故事。鲁国有一户人家,门口有个大铁锤,经常生锈。一天,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在门前玩,把大门上的两个铁环取下来当马骑。铁环被磨得光闪闪的,主人看见了,很高兴。于是,他就把那个小孩请到家里来吃饭。这个小孩子告诉他说:“我并不是故意要磨它,而是想用它来保护大门。大门虽然经常被锈蚀,但它始终没有坏掉
【注释】 北叟:指北方老人。塞上马,指塞外的良马。秦人:指南方人。宫中鹿,指皇宫中的珍禽异兽。语默:指说话和不出声。语默知是非,指不说话也能知道对错。得失见祸福,指得到或失去都能显示出吉凶祸福的变化。 【赏析】 此诗以“杂咏”为题,内容涉及动物与人的关系,并由此生发出人世间的哲理。诗分四句,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象。首句写塞外好马。次句写宫禁之中的珍禽异兽。三句写动物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
注释:那横江的巨鲸,一旦被钓饵所钩住。又怎么比得上五条总角之龟?它们曳尾在泥涂中。 赏析:此诗为作者咏物抒怀之作。首二句写大江上鱼鹰的捕食情景;后二句以五只总角小龟曳尾泥涂来比喻人世沉浮,表达诗人对人生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注释】杂咏:即《杂诗》。威凤:指凤凰。五彩:指其羽毛色彩鲜艳华丽。“奇”通“琦”,珍奇。“歘(xū)”同“欻”。长风:强劲的东风。“误落”是说被风吹落,不是有意的。天南陲:指南方。“朝食”、“暮栖”、“八极”都是指高远之处。凌:升到。斥鴳:一种小鸟,这里比喻自己。 【赏析】 这首诗以雄健的气势,写凤凰在南方的栖息生活。首句写威凤之形,次句写威凤之性,三、四句写威凤之栖,末句写威凤之志。
【注释】 杂咏:即杂诗,指不拘一格、内容较为广泛的诗篇。江头:长江的尽头。雄锁:形容江口险要,形势雄壮。版锸(bǎn chá):古代挖掘土地用的农具。虑:忧虑。 【译文】 长江的尽头,有一座山海关隘,雄壮地控扼着东起西至的要冲,我在这里长叹,感叹忠贞之臣在效命的时候。 眼前的山河大地,天险重重,但我并不担心这些险阻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危。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登临山海关而作。诗人登上山海关远眺
注释: 我虽然不懂世务,但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我要为百姓扇动仁风,熄灭权贵的野心。 译文: 虽然我不谙世事,但对时事却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我要为百姓扇动仁风,使他们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关心之情。他虽然不谙世事,但对时事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要为百姓扇动仁风,让他们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为民请命的情怀
【注释】 杂咏:泛指写景诗。 舴艋:小船。 太湖(tuō sū):今安徽安庆市西南,是长江与太湖的汇合处。 识:了解。 【译文】 我家住在什么地方?在太湖边的一只小船上。 我懂得了人间的道路,秋天的声音让我感到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杂咏:泛指诗歌。 寂寞何人问:无人问津,孤寂。 韶颜镜里红:青春年华的容颜映照在镜子里,如花似火。韶:美好的时光。 亦知年未老:也知道自己年纪还轻。 无意向东风:不愿意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少妇思春之情的诗。首句“寂寞何人问”,是说闺中少妇独处空室时,感到孤独寂寞,没人来询问她的心事。第二句“韶颜镜里红”,是说闺中少妇看到镜中的自己,虽然年华已逝
【注释】 杂咏:即《杂诗》。杂诗,五、七言古体诗之一。 曲岸:曲折的河岸。 平塘:平整的水池。 小径通:小路通向。 倚杖:靠着手杖。 回风:旋风。 知谁:不知道是谁。 扑:拍击。 林间:林中。 雀啄:雀鸟啄食。 霜馀:霜冻过后。 数子红:几个孩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坳处欣赏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杂咏:诗的一种体裁,内容不拘于一格。暝烟欲卷任栖迟:傍晚的烟雾将要散尽的时候,诗人就在那里栖息、徜徉。暝烟欲卷:傍晚的烟霞快要消散。任栖迟:任凭栖息、停留。栖迟:栖息、逗留,引申为游赏、游览。 断嶂云光射岭西:山峰断裂处,云雾缭绕,光线直射岭西。断嶂:指山势险峻。嶂:山。云光:云气。射:照射。岭西:指岭西的山峰上。 恰似半晴三月雨,林梢只少子规啼:好像正巧是三月份的雨
这首诗是诗人在描写罂粟和水仙花的美丽。第一句“罂粟苗轻翠瓣娇”,描绘了罂粟苗的生机勃勃,颜色鲜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第二句“水仙胎满暗香飘”,则描绘了水仙花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诗人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植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
杂咏 问病人稀樾径闲,朝飞孤鸟暮飞还。 麇䴥避虎昨宵过,乱蹴泥黏碧藓斑。 注释: 1. 杂咏:即五言诗,一种古典诗歌的形式,由五句构成。 2. 问医:询问医师。 3. 稀樾:稀疏的树荫。樾,树木。 4. 径闲:小路悠闲。 5. 朝飞孤鸟:早晨有一只孤独的鸟飞过。 6. 暮飞还:傍晚又飞回来了。 7. 麋䴥(lí):一种鹿类动物。 8. 避虎:躲避老虎。 9. 昨宵:昨夜。 10. 过:经过。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正直和虚伪的。诗人通过对比直道和枉道,表达了他对正直和诚实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以及注释: 1. 直道世不容,枉已吾所耻。- 直道世不容,枉己吾所耻。 直道:正直的道路。 世不容:世俗不认可。 枉己:做错事。 吾所耻:我以之为耻。 2.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枉直贵自辨,得失勿恤尔。 枉直:正确与错误。 贵自辨:需要自我判断。 得失:成功与失败。 勿恤尔
杂咏 雨晴芳草满汀洲,新月如眉照画楼。 照见佳人独眠处,水精帘卷一枝秋。 注释: 1. 杂咏:指随意吟咏的事物。 2. 汀洲:水中的沙洲。 3. 新月如眉:形容月亮像眉毛那样细长而弯曲。 4. 照画楼:照亮了画楼上的人。 5. 佳人:美女。 6. 水精帘:珍珠或水晶制成的帘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汀洲上的美景,引出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新月如眉般细长而弯曲
莲花一朵佛中央 莲花,即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佛教象征。佛,即释迦文佛,是佛教创始人。莲花在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圣洁地位,常常被用来比喻佛教徒的纯洁和高尚。佛中央,意味着佛就在这朵莲花之中,象征着佛的存在无处不在。 念遍弥陀在上方 弥陀,又称阿弥陀佛,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菩萨之一。他以无尽的慈悲和智慧,引导众生向善。在佛教中,弥陀的形象常常出现在佛像上,代表着佛法的普照。此处,“念”表示念佛、诵经
石榴初发一枝红,楼角摇香落晚风。 注释:石榴树上新长的枝头绽放着红色的花朵,楼角飘来阵阵香气,随风轻轻吹过。 女伴临池看新月,却传春在半天中。 注释:我的朋友们来到池塘边欣赏新月的美景,然而她们却说春天就藏在这半天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石榴树上新发的一枝红色的花朵,以及楼角的香气和夜晚的新月,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春在半天中”这个典故
杂咏 何处莺啼隔落花,声声吹送玉人家。 君身可有双飞翼,不到红楼却自嗟。 注释: 1. 杂咏:指多方面、多角度的诗歌创作。 2. 何处?:哪里? 3. 莺啼:黄莺鸣叫。 4. 隔:隔着。 5. 落花:落下的花瓣。 6. 声声吹送:不停地吹送。 7. 玉人家:像白玉一样清丽的人家。形容女子美丽如玉。 8. 君身:你的身体。 9. 可有:是否? 10. 双飞翼:两翅相并飞翔。 11. 红楼
【注释】 杂咏:即“闺怨”诗。杂咏就是男女情歌的混杂之作。 日色微红别翠裙:太阳微红,映着女子翠绿色的裙子。 月光才上又逢君:月亮刚刚出来,你却又来了。 交甫:《诗经·卫风·淇奥》中有“交甫佩玉”句,后因以“交甫”代指男子所佩戴的玉佩。 襄王:《史记·楚世家》载,春秋时,宋元公有宠臣申无宇。申无宇死后,其妻独居,夜梦与丈夫相遇于襄王之宫,遂生一子,名游。后生子为襄王之子,襄王知其非也
诗词名句“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出自明代诗人伍瑞隆的《杂咏·懊恼巫山十二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懊恼巫山十二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巫山十二峰的深深留恋和不满。这里的“懊恼”一词,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 “高唐欲赋未从容”
【注释】莫愁湖: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北岸。教坊:唐代宫廷中音乐歌舞机关,专供皇帝和皇后的娱乐之用。草:这里指柳条。九曲明珠:比喻美女。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莫愁湖上柳条初长,楼前草色迷蒙的景象。后两句是说:美人如明珠般美丽,可惜她被相思之情缠住,无法穿针引线,缝制出一件能表达心意的衣服,让情人能够感受到她的深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将相思之情与绣花
注释: 接木移花本有师,花开木长更知谁。 春风却自无情种,就是春风亦不知。 译文: 树木嫁接花草本有师,花开木长是谁之过。 春风却自无情地播下种子,即使是春风也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树木嫁接花草本有师傅指导,可是花开之后却是自己成长,这到底是谁的责任?春风也自作主张,无情地播下种子,即使是春风也不知道。 诗人以树木嫁接为比喻,指出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都是由人为的因素所决定的
注释: 1. 镜里仙娥:镜子里的仙女。2. 天上妆:指仙女在天上化妆。3. 吹箫不肯骂鸾皇:指仙女不理睬权贵,不愿意为权贵吹箫。4. 自身本是莲花骨:指的是仙女自身就是莲花般的纯净和高尚。5. 开合金池四色光:指莲花在金盆中生长,发出四色光芒,象征仙女的高洁品质和美好形象。6.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仙女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仙女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世界的淡泊和超脱
杂咏 天上星辰海上山,梅花一点雪中间。却教明月知踪迹,勾引王乔独往还。 注释:在广阔的天空中,星辰点点如海上的山峰,而梅花的花瓣如同雪花般洒落其中。月亮知晓这些星星的下落,仿佛是它们的朋友或伙伴,总是能引导王乔前往那片神秘之地。 赏析: 诗人以“天上星辰海上山,梅花一点雪中间”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夜空画卷。星辰如同大海中的岛屿,而梅花则像飘落在海面上的雪花,两者相互映衬
【注释】 1.杂咏:指诗中有杂言,即不押韵。 2.多情去复来:流水因喜爱琴台而多次往返。 3.绕篱穿槛:绕过篱笆和门槛,形容水流之畅快。 4.到琴台:流向琴台水边。 5.垂竿:放下鱼竿等待鱼上钩。 6.万朵莲花掌上开:形容水面荷花盛开,美不胜收。 7.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以“流水”为线索贯穿全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首两句描写流水从篱笆、门槛流过,最后流入琴台
杂咏 伏波铜柱草离离,控扼南交事已违。 廉吏不劳珠自返,逐臣无计雁同归。” 注释:伏波铜柱上的草长得郁郁葱葱,曾经用来控制南方的事务,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了。清廉的官吏不需要费力就能得到朝廷的赏识,而那些被贬谪的官员却无法回到朝廷,就像孤雁一样无法找到归宿。 峰开一镜云间出,日落灵钟海上飞。 注释:山间的山峰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云雾缭绕中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夕阳西下时
【注释】 (1)杂咏:即杂诗,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杂诗的题材比较自由,可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可以抒发诗人的政治见解。 (2)太极始混沌:太极,指天地未开时的原始元气。混沌,古人对世界起源的原始状态的总称。此句意指太极生天地。 (3)两仪正鸿蒙: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范畴。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产生于鸿蒙之时。 (4)阴阳既无象:阴阳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句意指阴阳没有具体的形象。
【注解】 1.杂咏:诗体名,指随意咏物或抒情的诗歌。 2.芳草怨王孙:芳草,泛指野草,这里指春天的花草。王孙,贵族子弟。 3.竹枝悲楚客:竹枝,一种民间歌曲的名称。楚客,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4.萱:即“忘忧”,忘忧草。 【译文】 野草在怨恨贵族子弟,竹枝歌在哀悼楚客。只有忘忧草,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忘却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春草、竹枝、萱草三种景物为题
春尽梁园花不稀,随风片片坐人衣。 丁宁百舌浑休语,遮莫林莺且自飞。 注释:到了春天结束时,梁园的花儿已经不多了,它们随风飘落,像片片花瓣一样落在人们的衣服上。百舌鸟再三告诫不要再说话了,林中黄莺也无可奈何地自己飞走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结束梁园的花儿飘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诗中的百舌鸟、林莺都是春天的象征,他们的离去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被誉为“诗仙”。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客有嗟王嫱,自恃好颜容。 客人惊叹王昭君的美丽,因为她天生丽质,容貌出众。 2. 一失画者欢,远丧胡尘中。 一旦失去王昭君,汉朝就会失去与匈奴的联系,导致战争失利。 3. 汉后去掖庭,久处长门宫。 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元帝离开皇宫,在长门宫居住。 4. 已购长卿赋
杂咏 我闻九方皋,相马沙丘北。 所观以天机,安辩骊黄色。 马既入秦庭,灭没若亡失。 天闲尽不如,伯乐起叹息。 世岂无皋俦,往往视形骨。 遂令沃若步,垂老困伏枥。 不见素王言,骥称匪由力。 伟矣缠薪人,千载信神识。 注释:我听说九方皋,相马沙丘北。 他所观察的,是以天然的天机为主,哪里用得着去分辨马的毛色呢? 马已经进入了朝廷之中,却完全消失了踪迹。 天上的安排终究不如人眼看到的清楚
【注释】 杂咏:即《杂咏三首》,乐府古题。 空庭清昼永,花落见春莫。 谁念未归人?草色江南路。 【赏析】 这是作者在客中所作,抒写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空庭清昼永”,是说庭院空旷、清幽,白昼长而无事可做,只有诗人独对着落花,独自叹息。“谁念未归人?”是说自己身在他乡,有谁来想念我这个游子呢?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草色江南路”,是说草儿已经长得绿油油了,可是自己却不能回到家乡
【注释】 过午:过了午后时分。城中走贴还:从城里返回来。帖,指名片。东山:在今江苏句容市境内,晋代谢安隐居在此山,故以东山称代隐士的居所。这里泛指隐士的居处。撑艇:指撑船,比喻作诗。前溪:即上溪,在浙江绍兴县西北。两湾:二弯水路,喻指诗歌创作中的变化和回旋。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老夫对酒社东山”一语表明,他已退而归隐,过着清贫而闲适的生活了。“诗家进步如撑艇,又上前溪一两湾”,这是说
【注释】 杂咏:指多方面的吟咏。 傍花随柳兴飘飘:意谓心情随着花草的飘荡而飘逸。 涧水牵情到石桥:意为涧水的流动牵动着人的情思,流到石桥上。 勃窣(bó sū)未堪还自笑:意谓草木繁盛茂盛,但自己却不堪忍受,反而嘲笑自己。 眼前刚好被春撩:意谓眼前的景色正好被春天撩拨,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赏析】 《杂咏》是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自然中游赏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不坐人间彩鹢舟,怕逢渔父问因由。 君家酒艇轻于叶,试遣长须为我谋。 注释: 1. 彩鹢(yì)舟:古代一种彩色的船。 2. 长须:此处指代诗人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作。当时,他与好友崔光远共同居住在蜀地,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经常饮酒作诗,相互酬唱。 “不坐人间彩鹢舟”,意思是说,我不乘坐那些华丽的船只,因为我不想与人交往,不想卷入俗世纷争之中。 “怕逢渔父问因由”
拍月萦炉一小舟,欲穷仙岛路何由。 须君一见安期老,指点苍茫为汝谋。 注释:在月光下摇曳着炉火的小舟上,想探索通往神仙居住的岛屿的路却无从入手。只有你见到安期真人之后,才能得到指点,帮助你找到通向那片神秘海域的道路。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拍月萦炉”和“欲穷仙岛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而“须君一见安期老,指点苍茫为汝谋”则展现了诗人对神仙的敬仰和期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最后分析手法及效果。 “空山无四邻”,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一个无人烟的深山小居,突出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处山林的境界。“闲扉映秋水”,“闲扉”即闲门,是说门扉敞开,“映秋水”指门扉在秋水里映出的倒影
杂咏 山月春台含树影,浮光斜映翠微中。 逢僧未罄明心话,几点钟声出梵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人以山月春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在诗中,诗人还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杂咏 绝顶春山树木稀,前村缥缈暮云飞。 江山举目还依旧,曾柰人民半已非。 注释翻译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时所作。首句“绝顶春山树木稀”,写登上高山之巅,放眼四望,所见的只有稀疏的林木。这一句以“稀”字点染出一片空旷、寂寥之感,为后两句抒发的感慨作了铺垫。次句“前村缥缈暮云飞”,描写了日暮时分,远处的村庄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注释】: 杂咏:诗体名。杂,杂乱;咏,歌咏。杂咏,就是杂乱地写些不拘一格的诗篇。东门城:指洛阳城。朝上东门城:早晨登上洛阳城。 放意:任意,随心所欲。所之:任凭自己的意愿行事。之:往,去。 琅玕(láng jiān)玉芝:传说中的仙草,即灵芝。青琅玕:青色的灵芝。 秉性得所欲:本性与愿望相合,得到满足。 仙人:传说中会仙术的人,指神仙。期:期望。 日月不相待:太阳和月亮运行没有规律
诗句解释 1 驱车涉泗水:驾车行驶在泗水的河流上。泗水,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境内。 2. 水绿渐车裳:河水因阳光照射而呈现绿色,仿佛给车辆披上了绿色的衣裳。裳,古代对衣服的一种称呼。 3. 皖彼牵牛星:比喻星星明亮,如同牵牛星一般照耀。牵牛星,即指天牛星座中的两颗明亮的星星。 4. 欲济河无梁:想要渡过黄河却没有桥梁,比喻无法达成目标或期望。 5. 有婉彼季女: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思考。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斗酒暂为乐,寸心真共知。 - 注释: 用一斗酒来短暂地娱乐自己,但内心深处的真正情感却是与知己共享的。 - 赏析: 此句表明诗人虽然只是借酒浇愁,但内心却与知已分享着彼此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2. 堂高多古树,日暮生凉飔。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杂咏》之一,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箫声远以扬,琴声淡以长 - 箫声悠扬远传,琴声悠扬绵长 2. 佳人扰素腕,入暮不成章 - 美丽的女子手挽着白色的袖子(手腕),傍晚时分无法完成一首完整的诗篇 3. 鸴鸠笑鹍鹏,大小各有肠 - 鸴鸠嘲笑鹍鹏,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心思和想法 4. 人生非豕鹿,聚合安可常 - 人生不是猪和鹿,聚合是不可长久的 5.
解析: 1. 诗句解释: - 萍草本无根: 指水生植物如浮萍没有固定的生长地点,比喻漂泊不定。 - 托生江汉湄: 在江汉的岸边生活,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生物或事物在江河边得到滋养。 - 惊风一朝起: 形容突然遭遇变故或困难。 - 各在天一涯: 各自存在于天边不同的角落。 - 野月照庭帷: 野地里的月亮照在庭院的帷幕上,可能是夜晚的景象。 - 清霜沾我衣: 清晨的霜冻沾湿了衣物
【注释】 杂咏:五言诗。托心:寄托自己的心意。胡为:为什么。双鸿鹄: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誓志:立下誓言。东南飞:指大雁高飞,比喻志向远大,不受拘束。罾缴:捕鱼用的器具。零落:衰败凋零。无馀毛:指羽毛脱落殆尽。哀怨徒嗷嗷:哀伤悲愤之声不绝于耳。 【赏析】 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言绝句,诗人用鸿鹄比喻自己,抒写了作者对友情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全诗四句八字一句,一气呵成,语言简练,意境开阔。
黄雀倚檐屋,栖栖若有求。 译文:黄雀栖息在屋檐下,忙碌地啄食寻找食物。 注释:黄雀(qiao),一种小型鸟类;檐(jiān)屋,指屋檐。 赏析:此句描绘了黄雀在屋檐下忙碌觅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饮啄曾几何,网弋遂见收。 译文:黄雀忙碌地啄食和鸣叫,结果被捕捉而被捕杀。 注释:饮啄(yin zhuo),鸟啄食饮水;弋(yi),古代用带绳的长竿射鸟或捕鸟。 赏析
狂澜万仞涌银山,坐见倾危瞬息间。 舟子惯施侥幸术,满张风幔意如闲。 注释:浪涛万丈如同山峰一般汹涌澎湃,我亲眼目睹了它的倾覆和崩塌。船夫们习惯了在风浪中寻找机会,他们用帆布将船帆拉起,仿佛一切都很悠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狂澜万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赞美
【注解】 1. 西山:指西岳华山。 2. 磊磊:山石重叠的样子。 3. 丛草:指野草丛生。 4. 奋阶除:奋起扫除台阶上的杂草。 5. 耕云叟:指种田的老人。 6. 芟(shān):割除。 7. 素茎:指兰花的茎。 8. 袭:覆盖。 9. 摇落:摇落,凋谢。 10. 荣华:荣华富贵。 11. 俟:等待。 【译文】 华山的石峰重叠,野草丛生,台阶上的杂草被铲除干净。 其中有位种地的老人
译文: 鹦鹉聪明伶俐,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它们的叫声悦耳动听。 它们在高大树木的顶端翻飞盘旋,羽毛的颜色与众不同,与其它禽类大不相同。 有一天,它们突然被捕捉网捕获,被迫离开熟悉的家园,流离失所。 它们用彩丝系住,被关进了雕花的笼子里,失去了往日的飞翔自由。 它们在帘幕下徘徊不定,聪明的鹦鹉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鸒斯虽然外表不美,但内心却十分聪慧,它们总是警惕地警惕着周围的环境。 赏析:
注释: 舍后桑树的嫩枝,畦旁生着茂盛的薤草。 池塘里的春水满溢,小儿子已经能够撑船。 赏析: 首句“舍后桑枝嫩”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桑枝嫩,说明春天来临,阳光和煦,温暖宜人,万物复苏。第二句“畦西薤叶稠”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衬托出春天的美好。畦西,指的是田地的边缘,薤叶稠,意味着薤菜生长得旺盛,密布在田地的边缘。这两句诗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画面
【注释】: 野棠花:一种花卉,即木犀。半开:指未完全盛开。樽罍:盛酒的器具。东风:春风。灯前:指室内点着灯火的场合。又:又一次。啼鹃:杜鹃鸟,相传其声哀切,故称。雨后:春雨之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里赏花饮酒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中通过“折得”、“媚人颜色”二句写自己折下一枝尚未开放的野棠花,又用“傍樽罍”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的雅兴,但随即又因东风、灯前、啼鹃等意象的出现
【注释】 旌旗:指军用的旗帜。缥缈:形容高远、飘忽的样子。 鼓阗阗:形容战鼓声震天动地。蹴天:形容波涛汹涌,好像要把天都踏平了。 幕府:古代军队的指挥部。防秋:防御秋收后的敌人入侵。 楼船:古代水上作战的船只。冲烟:指海上的烽火。 田横:汉初著名起义领袖。结客:指结交朋友。多事:多管闲事。 杨太:杨素,隋炀帝时的大将。称兵:自称有兵权。 归尔何益:有什么用呢?归尔:对别人。 潸然:流泪的样子。
这首诗是南宋文人王炎所作,诗的内容主要是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评。 首句“君子同而异,党伐古人恶”,意指那些君子们虽然表面上赞同,但实际上却攻击和诽谤古人的错误。这是对当时一些学者的行为的批评,他们表面上赞同儒家思想,但实际上却攻击和诽谤古代的圣人和贤人。 第二句“高密富诂训,吾道已东著”,意指高密地区的学者们擅长训诂,他们的研究成果丰富,使得儒家思想在东方得到了广泛传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杂咏》之一。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规整。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俯首一长叹,仰首悟太清。 - 解释: 低头沉思良久后长叹一声,仰头思考后领悟到了宇宙的清明道理。 - 注释: “俯首”指的是低头,表示沉思或反省。“长叹”表达了深沉的叹息,可能是对人生的感慨或对某些事情的无奈。“仰首”则是抬头仰望天空或自然景象,这里可能象征着对自然法则或真理的领悟。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杂咏”点明题旨,是说这首诗是多方面的咏叹。全诗共四联: 颔联写景,上句写山势高峻,下句写地势险要。“冥”指山间云雾弥漫,“垒垒冈”指山峦重叠。这两句写山高林密,鸟兽出没无常。 颈联写鸟兽之害,前句写猛禽惊飞,后句写野兽咆哮。猛禽惊飞,是因为诗人的衣襟撩起了风;野兽咆哮,则是因为诗人的声音惊动了它们。“鸱鸮啼我前
解析: 第一段:“杂咏” - 注释: 这一部分的标题是“杂咏”,表明这首诗包含了多种类型的主题和风格。 第二段:“寒衾不能寐,静夜援鸣琴。” - 注释: 描述了诗人在寒夜中难以入睡,于是拿起琴来弹。这里的“寒衾”指的是寒冷的被窝,象征着冷寂、孤独或清冷的气氛;“不能寐”表达了诗人无法安眠的状态,反映了内心的苦闷与焦虑。 第三段:“孤月皎中天,清风激素襟。” - 注释:
杂咏 人生若轻尘,为乐苦不早。 荣辱同一瞬,劳心徒懆懆。 既无子晋术,又乏忘忧草。 良辰岂云再,愁思令速老。 志士宝其名,庸人工其巧。 试问萧艾姿,安知松筠抱。 注释: 1. 人生若轻尘:比喻人生短暂如轻尘,容易消散。 2. 为乐苦不早:追求快乐却常常在年轻时就已逝去,感到遗憾。 3. 荣辱同一瞬:荣誉和耻辱就像一瞬间的事情,转瞬即逝。 4. 劳心徒懆懆:徒劳地操心,徒然地忧虑。 5. 子晋术
注释: 杂咏:诗篇。 伯鸾吟《五噫》:伯鸾,指晋人伯牙的哥哥伯阳,字子高,善于鼓琴。他弹奏琴时发出的声音像《五噫》这首诗一样,因此称其为“伯阳吟《五噫》”。 平子咏《四愁》:平子,指西汉文人司马相如,字长卿,号蜀都(今四川成都),因曾为孝文皇帝司马昭的侍中而得名。他所作辞赋多用“兮”字,所以后世以“司马长卿”或“蜀都太守”称呼之。他写的《离骚》,就是仿楚辞而作的一首抒情小赋,名为《离骚》
杂咏 苏轼《和陶》诗,才力本来富。满抱不合时,知能似陶否? 羲皇以上人,达者得尚友。净心无物役,真气托杯酒。 杳杳源际花,迢迢宅边柳。云龙非我期,枝麃庶为偶。 注释:苏轼的《和陶》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中,苏东坡通过对比自己和陶渊明的不同之处,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崇敬。 “东坡《和陶》作”,这句是说这是苏轼的《和陶》之作。 “才力本富有”
杂咏 世事如赌局,纷扰扰人心。 袖手看成败,独得其中真。 华服随形役,被褐遗尘缘。 水静鉴照见,全心归自然。 尧年积余潦,岳牧竞求贤。 汾阳冰雪肤,凝神宴自闲。 注释: - 世事如赌局,纷扰扰人心:比喻世事如赌博一般,充满了变数和纷争。 - 袖手看成败,独得其中真:形容自己置身事外,看破红尘,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 - 华服随形役,被褐遗尘缘:穿着华丽的衣服,就像被命运驱使一样
【注释】 杂咏:即《杂咏三首》,乐府古题。游鱼:泛指水族。江湖:江河湖泊,泛指水域。泱漭:广阔无际的意思。迷所之:迷失道路的意思。鳞翼:鱼的鳞和鸟的翅膀,泛指水生动物。俄然:忽然。易其性:改变本性。毋乃:岂不是。矫枉:改正错误。煦沫:暖湿的雾气,比喻环境。鼓钟:敲钟击鼓。惠养:优厚的待遇或抚育。徐:缓慢。寝兴:休息起来。马往:像马那样奔驰。畴其:难道。象罔:指大象,这里比喻贤者。遗珠:遗失的珍珠
杂咏 行天无巽风,卉木谁敷荣。 出地无奋雷,句萌谁挺生。 维人有韵语,油然畅其情。 入乐应群籁,天人斯合并。 轩律肇元气,虞歌配元声。 洋洋盈耳哉,神听其和平。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行天无巽风,卉木谁敷荣?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都需要风的吹拂,没有风的话,万物就无法生长。 出地无奋雷,句萌谁挺生? 这句诗表达了在地面上的植物也需要雨水的滋养
注释: 闲人喜欢种花,勤劳的人种植粟。 种花春天就开花了,而种植粟需要等到晚秋才成熟。 正当人们游玩赏花的时候,却认为肚子比眼睛更重要。 谁知道收获的时机,贵贱会有所变化。 那些年少时便有名声的轻薄之人,年轻时就惊动了权贵。 那些年老仍孜孜不倦写书作文章的人,他们的名望重于他们的俸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闲逸和辛勤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来揭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道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诗句释义: 1. 龙性或可拳,麟游或非时:这里指的可能是“龙性难驯”,也暗指了“麟游”可能不逢其时(意指麒麟出现的时代与时机不对)。 2. 未若九霄凤,鉴辉而下之:“鸾凤”在古代常用来比喻高贵、贤能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如那些高高在上的鸾凤,它们能够从九天之上飞下,彰显自己的光辉。这里的“未若”是比不上的意思。 3. 朝飞扶桑津,暮宿月树枝:扶桑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杂咏一 墙头森森万竿竹,许借浓阴傍华屋。 译文:围墙边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成千上万的竹子,可以借给浓密的树荫傍依华丽的宅院。 注释:森森(形容茂密的样子),浓阴,指浓密的树荫。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竹子茂密,浓荫如盖,为华屋提供了一片幽静的环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杂咏二 故宅荒凉扃复开,百年几见人歌哭。 译文
【注释】 杂咏:即七绝,每两句一组。 锦波弥弥:指春江景色如锦绣般绚丽。 相思子:指书信中的思念之情。 枯尽:形容柳树的枝条已经干枯,没有生机。 兔走乌飞速如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像兔子在跑,鸟儿在飞,而流水却像静止的水面一样。 去雁声遥不复回:形容离群的雁鸟声音遥远,不再回来。 烟江:指烟雾笼罩的江河,形容江面被雾气笼罩的景象。 风帆开:指船只扬帆远航,开始新的旅程。 酒香百瓮泼春泪
【注释】 1.杂咏:即杂诗,不拘于格律的古体诗。 2.避世金门:指隐居不仕。 3.华颠短褐:指隐士之装束。 4.北阙:皇宫的北面门,借指朝廷。 5.《白石吟》:相传是汉淮南王刘安所作的一首乐府歌,后被谱入琴曲。 6.数箸能谈天下事:指谈论世事如数着筷子一般容易。 7.千秋:指千年,形容久远。 8.王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仲淹,号退溪先生(或称东阳居士),洛阳人(今属河南),因避讳
杂咏 不用寻诗过岭西,日来幽事颇堪题。 松间拾菌云遮路,雨后罾鱼水满溪。 偶乞瓶花从野衲,时需斗酒问山妻。 行将策杖看禾去,只恐硗田绿未齐。 注释: - 不用寻诗过岭西:不需要特意去寻找诗歌来描述经过岭西的情况。 - 日来幽事颇堪题:近来的一些事情颇为适合用来做诗的题目。 - 松间拾菌云遮路:在松树林中捡蘑菇时,云雾遮住了小路。 - 雨后罾鱼水满溪:雨后去捕鱼,发现河水已满溢到河床。 -
【注释】 芒靴:草鞋。水云隈:山水之间。可似:何如。处士:古代指有学问而隐居不仕的男子。孤山:在杭州西湖,林逋曾任杭州知州,因爱梅,种梅于孤山上,故名孤山。钱塘:地名,此处代指杭州。寒梅:即“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杭州西湖一带的景物进行描绘。诗人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将西湖周围的美景与林逋作了比较,赞美了林逋的清高品格,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点明踏遍水云隈后所见的景象
【注释】 卢橘:一种水果。杂咏:泛指各种咏物诗。 汉中:地名,在陕西省西南部。 尚衣:官名,掌管皇帝衣服。 蠲(juān)助:减免赋税以帮助贫民。 圣主:圣明的君主,这里指唐玄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诗人通过咏物抒怀,寄寓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的希望。前二句写卢橘新传罢汉中,尚衣闻道减花绒;后二句说诸州节使休蠲助,圣主清心在合宫。“卢橘新传罢汉中”,“卢橘”即卢橘,是一种果实
【注释】 杂咏:即咏物诗。 明镜如满月:用“明镜”比喻月亮,以“明月”喻人面,形容面容姣好,如玉般晶莹。 朝朝弄妆靓:每天化妆打扮,打扮得十分美丽。 一自弃尘埃:自从丢弃了世俗的纷扰。 不照孤莺影:不再像往日那样,对着孤独的鸟儿的身影出神。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镜子这一物体,抒发自己对名利、地位等身外之物的超脱。 第一句,诗人将镜子与月亮相比,用“明镜”比喻月亮
杂咏 夙昔爱琴鸣,流泉指下生。 子期今已没,谁听断肠声。 译文: 我自幼就喜爱弹琴时琴声的悠扬,它如同流水般从指间流淌出来。如今我的知音朋友已经不在了,又有谁能听到这让人心痛的琴声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杂咏五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厚感情以及失去知音后的孤独感。诗中“夙昔爱琴鸣”和“流泉指下生”描绘了诗人从小就喜欢弹奏琴的场景,琴声如流水般自然流出,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杂咏 驽马喜在后,恶马喜在先。 恶马当用辔,驽马当用鞭。 燕雀起道傍,驽骀不肯前。 狡愤复喘汗,尽日劳鞍鞯。 良马心胆定,千里咫尺间。 饥不食恶草,渴不饮浊泉。 被甲盘蚁封,注波带櫜鞬。 主人苟卓荦,筋骨安足怜。 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 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 斩得大将头,战鼓声阗阗。 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 注释: 1. 驽马:指能力低下的马。 2. 恶马:指能力强大的马。 3. 辔
杂咏 炎精始隆赫,玄阴朕已萌。 圆魄丽中天,隔宿分亏盈。 斯理判洪荒,今古递相更。 神人握芦筦,寒律吹忽暖。 黔羸让其能,三五遂不远。 优游乘化机,升沉自流转。 注释: 1. 炎精始隆赫:太阳的炽热光辉开始了它的辉煌。 2. 玄阴朕已萌:月亮的阴柔之气已经开始出现。 3. 圆魄丽中天: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空。 4. 隔宿分亏盈: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会逐渐亏损和丰满。 5. 斯理判洪荒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鸿钧转旋大运,至道推崇远古。 危微凛唐虞之治,胼胝亲见神禹治水。 万类跻春和,一身何太苦? 所以耄倦勤,思以让天下。 许由抱幽贞,虚名何所取? 劳逸道且分,飘然问仙侣。 诗句解释: 1. 鸿钧旋大运,至道推隆古:这里的“鸿钧”指的是宇宙的本源,是古代神话中的力量象征。“旋大运”意味着转动大运,即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至道”指的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或真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的语言以及通过诗歌的风格、思想及手法等角度命题。考生应先辨明是哪一类题型,如抒情类、描写类等等。答题时先答出本句运用的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点作答
杂咏 岁月忽已徂,鶗鴂相悲鸣。 霜霰作严寒,繁华伤伶俜。 美人隔云端,怅望驰远情。 光彩缅中夜,惝恍朝玉京。 精霸召玄感,鸾鹤骖群灵。 灿然启玉齿,含笑相逢迎。 钧天闻广乐,环佩解瑶璚。 授以不死药,一粒千万龄。 世罕冲霄骨,焉能测渊冥。 宝箓示不识,酣饮终馀生。 注释: - 鶗鴂:古代神话传说中指代春天的鸟类,此处借指春天的到来。 - 徂:逝去、过去的意思。 - 霜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杂咏》。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杂咏 高人无近情,仙灵多变化。 鉴别分高卑,器量难强加。 崔生冀冲举,白蜺忽委□。 亲手授丹药,惊怪挥长戈。 昭昭望天路,白日倏已暮。 大鸟飞不还,觌面空成误。 庸碌何足言,深为奇士怜。 注释: 杂咏:即杂诗,随意写就的诗歌。高人,指有高尚情操的人。无近情,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仙灵多变化:神仙精灵多变幻莫测。 鉴别分高卑:鉴别
杂咏 三月储刍粮,驾言适万里。 资斧竭中途,远道行将已。 熠耀散宵光,鼓翼亦自雄。 金气一朝至,零落随飘风。 所嗟躯命微,不复历春冬。 神鲲图南溟,谁能测始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旅途中的种种感慨。诗人以“杂咏”为题,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三月储刍粮,驾言适万里。”描述了诗人在三月份准备足够的粮食后,决定踏上漫长的旅程
杂咏 高楼临大路,上有妖冶子。 丽色耀朝阳,新妆何斐亹。 巧笑启朱唇,娇歌灿玉齿。 当筵试舞衣,纤腰矜旖旎。 东风吹芳菲,纷纷落红蕊。 红蕊落春前,徘徊怨罗绮。 长夜垂空帏,耿耿情缄髓。 讵知与士耽,弃蠲从兹始。 注释: 1. 高楼临大路:高楼直指高峻的建筑,比喻地位显赫的人。2. 丽色耀朝阳:美丽的容颜如朝阳般灿烂。3. 新妆何斐亹:新的妆容多么美丽啊。4. 娇笑启朱唇:女子娇媚的笑声
贾胡利美珠,深藏剖其肤。 怀宝未及售,身命已先徂。 贾胡即指商人,利美珠比喻珍宝。剖其肤,意为将珍宝剖成片出售。 缅彼蓬藿士,终岁栖绳枢。 蓬藿指贫民,栖绳枢指居住简陋的房屋。 富贵等浮云,所乐非世图。 浮云比喻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所乐不是世俗的名利。 身贫遭鄙贱,蔑视如泥涂。 身体贫穷遭受他人的鄙视和侮辱。 谁知百年后,名与天地俱。 百年后,名声与天地同在,意指死后名垂青史。 赏析:
杂咏 椅桐百尺柯,鸾凰资其实。 蓬藿灿枝条,当秋乃萧索。 寒暑更相递,岁月一何迫。 人生日不遑,终焉将奚得。 蓬室岂无谋,所宝非金璧。 百年会当尽,荣枯唯自植。 注释: 椅桐:即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其叶大而长,秋天变成红色,有的地方称为凤凰树。 鸾凰: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这里指高洁的品格。 资:凭借,借助。 萧索:萧条冷落。 寒暑:指四季。 百年:指人的一生。 蓬室:简陋的住所。 谋:计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其译文如下: 杂咏 螭珠晦其光,贾胡目亦盲。青萍韬其锋,薛烛鉴亦穷。 被褐杂驵侩,谁知为韩康。生意汨严寒,枯荄茁春阳。 蓄德贵玄同,迷阳乃无伤。光芒众所指,跃冶惊不祥。 虽有万镒珍,用之何能臧。 注释: 1. “螭珠”指的是珍贵的珠宝,“晦其光”意味着它的光芒被遮蔽。 2. 贾胡指的是商人或海盗,他们的眼睛因为过度的贪婪而变得失明。 3.
杂咏 进退能自权,道重身亦安。 鄙夫患得失,灾祸乃相干。 神龟曳其尾,泥涂甘自委。 迹远庙牺荣,所处无悲喜。 蜻蛉游天地,飞飞无已时。 胶饴一朝调,遂为童子欺。 贪者或不察,旁观尔应知。 注释: 1. 进退能自权:意思是说在进退之间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2. 道重身亦安:意指当一个人地位重要时(如神龟),即使尾巴被拖走也不会感到不安。 3. 鄙夫患得失:指的是那些过于计较得失的人。 4.
【注释】 无盐:春秋时齐国丑女。西子:指越国的美女西施(一说为吴王夫差之宠妃)。工诲淫:教人淫乱。世主:国君。受其愚:被她迷惑。谓抱松柏心:以为有坚贞不移的心意。招之:引诱她来。入后宫,妒宠恐不深:被诱至皇宫后,因嫉妒美貌女子而担心自己得不到宠爱。妖情污白璧:用妖媚之情玷污了洁白无瑕的玉璧。利口铄黄金:用甜言蜜语哄骗得金钱如流。承恩不在貌:承恩在于品德。矧复遭陵侵:何况还遭受欺侮侵害。精卫
【注释】 狐裘:毛皮制成的皮衣,比喻权贵者的服饰。毛氄(máng):一种皮毛制成的衣服。绨(tí)袍:用细葛布做的衣服,这里指汉朝的绨袍。良(liáng):好、优秀。八珍:泛指各种珍贵的食品。调燮(xié):调和,调节。饼酩(mǐng):一种酒名,这里指美酒。庸夫:平庸的人。侈(chǐ)外美:过分地追求外在的华丽。时世妆:时尚的打扮。利害涂:指世事变迁。束手愁伥伥(chāng zhāng)
杂咏 西方有圣人,闵世抱忧戚。 愿化磨羯鱼,长供众生食。 智者笑荒渺,愚者涉疑惑。 我独俯首言,此举世难觌。 茫茫婆罗界,惨惨尚溪刻。 但多真杨朱,而无假墨翟。 生齿日繁滋,谁能救饥溺。 译文: 西方的圣人,对世间的苦难深感忧虑。 希望化身为磨羯鱼,长久地供给众生食物。 智者嘲笑这种荒诞,而愚人则深陷其中。 我独自低头叹息,觉得这样的事在这个世界难以实现。 广阔的印度大陆上
杂咏 平生作计许吾曹,肯向千秋觅剩膏。 觉悟偏生标一指,神明固胜画三豪。 全天自合同樗栎,与世何当学桔槔。 闲却此身休运甓,姑从痛饮快持螯。 注释: 1. 杂咏:即“漫兴”,随意写来的小诗。 2. 平生作计:平生所立下的计划或打算。 3. 许吾曹:允许我和我们这些人。 4. 千秋:千年。 5. 剩膏:剩余的油脂,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6. 觉悟:醒悟。 7. 标一指:比喻有自己的主张。 8.
日夕一登楼, 依人怜王粲。 芳草倏已衰, 景物惊频换。 遥遥望天末, 美人隔河汉。 达生怀步兵, 高咏聊操缦。 【注释】 杂咏:指同时吟咏两首诗作。杂:杂乱,多。 日夕:傍晚时分。 登楼:登上高楼。 依人:依附别人,这里指依恋。 王粲:即“王粲”,字仲宣(xuān),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因家境贫寒,寄身刘表,后归附曹操,为曹操所赏识。其文才出众,但仕途不顺,最后抑郁而终。 芳草
【注释】 1. 杂咏:指诗歌中夹杂着一些其他诗的题材。 2. 懿惟:赞美之意。 3. 醴陵侯:西汉末年名将樊嘉,封侯于醴陵,故称。 4. 曾为中郎赏:中郎,汉代设置的一个官职,负责掌管宫中文书。赏,赏赐。 5. 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形容能弹好琴的人,他的琴声一定不同于一般人。 6. 黄门公:东汉时期宦官张衡,字平子,善写赋、文。 7. 著书继洨长:洨长,即郑玄,汉末经学家
季子来延陵,犹在道南前。 经术见论乐,无劳删与编。 原本周太史,肇启传与笺。 胡为两庑祀,俎豆祧礼延。 陋邦少文学,传诗失先贤。 耿耿念孤芳,绝学谁为传。 注释: 1. 季子来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公子季孙行(字子游)来访。 2. 犹在道南前:意指季子在延陵的道南门前,即在延陵的入口附近停留。 3. 经术见论乐:讨论的是音乐理论。 4. 无劳删与编:意为不必删减修改。 5. 原本周太史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是对晋贤墓的描述和对他的赞美。 1. 浩浩澄江头,传有晋贤墓。 翻译:浩浩荡荡的长江之头,流传着晋国的贤臣的墓地。 注释:浩浩荡荡,形容江水广阔;澄江头,指长江入海口的地方。晋贤,指晋国的贤臣,这里指的是晋国的名臣。 赏析:诗的开篇就点明了诗人要赞美的对象是晋贤墓,而晋贤是晋国的贤臣,因此,这里的晋贤也暗指了诗人自己。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晋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墓地的怀念之情
杂咏 少时励志节,曾不受人怜。 气谊盟金石,富贵等云烟。 一朝遭世变,独立成孤骞。 皋庑仅佣赁,雪山惯早眠。 世情恶衰朽,势利任倒颠。 羞作时世妆,向人问嗤妍。 注释:少时立志高洁,曾经不被人怜爱。 气节义理坚定如金石,富贵荣华如同过眼云烟。 一旦遭遇世事变迁,只能独自一人孤独地飘零。 房屋简陋,仅能充当佣人的住所,山中寒冷,习惯早起就寝。 世间人心厌恶衰老腐朽,追逐权势利禄任凭颠倒妄为
【注释】 杂咏:即杂感诗,多写感慨。寒流:冷的江水。楚宫:古都,在今湖北江陵一带。后门:指宫殿后门,也泛指宫廷。后槛:后门两边的栏杆。思无穷:意谓思念之情无穷无尽。三年:已过三年。制:定,决定。思乡泪:因思念家乡而流下的泪水。百尺方资柱石功:意谓百尺高的地方才需要柱石来支撑,比喻自己才能有限,不足以支撑起国家大事。灞水桥边倚华表:意思是作者站在灞水桥上远望长安城,倚靠着古代的华表。乐游原上有西风
【解析】 题干“杂咏”是题目。杂咏即多方面的咏叹,此诗为杂咏之体,全诗八句,每句七字,中间两联四字句,前后两联皆为六字对仗。前四句写诗人独坐空堂中,万虑皆消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因一念之起而产生纷乱的思绪。 【答案】 译文: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厅堂里,时而隐于城南几座山丘之间。悠然自得地将一切忧虑都消除了,只见那澄净如止水的心境清澈透底。无端端的一件小事发生,倏尔之间两道念头同时升起
【注释】 楼居:居住在高楼之上。何好:什么好处。苦:苦苦。留恋:舍不得离开。金银杂玉阶:指富贵人家的台阶上堆满了金银珠宝和玉石。王头:古代帝王的头,这里借指权贵。士垄:古代读书人的坟墓,这里借指有学问的人。达者:通达事理的人。两不羡:既不受权贵的引诱,又不愿与平庸者为伍。况复贫与贱:更何况是贫贱之人。嗟我:感叹自己。果何从?何处去?一愚了千万:一个愚蠢的农夫,却能够拥有千百倍于他的财富。了
【注释】 杂咏:即咏物诗。杂咏,泛指咏物、抒怀之作。龙沙:指边塞之地。桓桓:形容威武雄壮的样子。 【译文】 古时的要塞行来时太阳已经落下,孤独的村舍坐着对着明月清光。漠漠无边的沙漠千里,雄健威武的虎卫三更时分。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现出作者的豪迈情怀,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杂咏 淮南谣斗粟,周诗咏䦧墙。 天伦本同根,何至相残伤。 长枕及大被,闻之李三郎。 友爱斯足矣,煮药乃荒唐。 岂其乏使令,须燃谓无妨。 徒博花萼美,何救蜀道长。 焦竑失取裁,养正犹称芳。 译文: 淮南谣中说,斗米就能买得粮食,而《诗经》里也歌颂过墙壁。然而,天伦之乐本应是同一根源,为何会相互残杀呢? 我常常抱着巨大的被子入睡,听着李三郎的故事。真正的朋友就是如此,他们的友情足以让人满足
【注释】 1. 天下非常事:指世间罕见的事情。 2. 可一不可再:一次成功之后,就不能再重复。 3. 仿之善已差:模仿得很好了,但已经有所偏差。 4. 不善翻致败:如果不好,反而导致失败。 5. 如彼西施颦:就像美女西施皱眉。 6. 效益增丑态:增加了丑陋的面貌。 7. 真宗封刘氏:真宗皇帝封刘氏为皇后。 8. 李沆焚手诏:李沆焚烧了诏书。 9. 臣沆为不可:我不能这么做。 10. 老臣实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