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喜种花,劳者艺其粟。
种花春已荣,艺粟晚而熟。
方当游赏时,贱腹而贵目。
岂知收获候,贵贱有翻覆。
翩翩轻薄儿,早岁惊华毂。
兀兀老著书,英名重渠禄。
注释:
闲人喜欢种花,勤劳的人种植粟。
种花春天就开花了,而种植粟需要等到晚秋才成熟。
正当人们游玩赏花的时候,却认为肚子比眼睛更重要。
谁知道收获的时机,贵贱会有所变化。
那些年少时便有名声的轻薄之人,年轻时就惊动了权贵。
那些年老仍孜孜不倦写书作文章的人,他们的名望重于他们的俸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闲逸和辛勤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来揭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道理,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感慨。
第一句“闲人喜种花,劳者艺其粟”,以种花和种粟作为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和价值取向。种花是闲逸的活动,它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而种粟则是辛苦的工作,它给人带来物质上的收获。这种对比揭示了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价值和意义。
第二句“种花春已荣,艺粟晚而熟”,进一步描绘了这两种生活方式的特点。种花可以在春天就看到花朵盛开,而种粟则需要耐心等待到秋天才能收获果实。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长短和结果的不同。
第三句“方当游赏时,贱腹而贵目”,指出了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态度和行为。他们往往更注重自己的感官享受和视觉体验,而对于劳动的艰辛和付出则不太关注。这种态度反映了一种浅薄和短视的人生观念。
第四句“岂知收获候,贵贱有翻覆”,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深刻解读。它告诉我们,在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往往忽略了背后的艰辛和付出。真正的丰收并非来自一时的享乐,而是来自于长期的坚持和努力。这种观念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成果,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断地追求和努力。
最后一句“翩翩轻薄儿,早岁惊华毂;兀兀老著书,英名重渠禄。”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翩翩轻薄儿”来形容那些年少成名、只看重外在荣誉的年轻人,他们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迷失自我。而“兀兀老著书”则是指那些年老仍孜孜不倦写作、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他们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追求,因此他们的名誉和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和尊重。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赞美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