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原
湖口渡江过江州 五更残月映晓冲,勒马问寒戍,呼渡船 剑锋淬淮水,旗影壮山川,吾心亦慨然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晓冲湖口发:早晨刚到湖口,天色微明。 2. 残月五更前:残月出现在天边,已是深夜。 3. 勒马问寒戍:骑马询问寒冷边疆的哨所。 4. 隔江呼渡船:隔着江呼喊寻找渡船。 5. 剑锋淬淮水:剑刃在冷水中磨砺,形容坚韧不拔。 6. 旗影壮山川:旗帜在山水间飘扬,象征英勇无畏。 7.
《山行》 山径深入云中深处,行走一天太阳快要落山。 环绕着六七座山峦,溪流绕流两三户人家。 隔着竹丛听到飞瀑声响,随着春风看到落花飘散。 村老偶然遇到相遇,就和老人谈论桑麻。 注释: 1. 径入云深处:沿着山路走入云雾缭绕的深处。 2. 日欲斜:太阳将要落山。 3. 山环六七里:周围被山峦围绕大约六七里路。 4. 溪绕两三家:溪水绕过几户人家流淌。 5. 隔竹闻飞瀑:隔着竹子可以听见瀑布的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点,逐一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意境等。最后将分析的结果与题目所要求的格式相对照,得出答案。 本题中,“突兀此溪亭,伊谁博济心”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 万山更深处,云是浙之源。 山半庵初结,林间雾欲昏。 清泉流石壁,野犬吠柴门。 偶尔得佳句,呼僮问酒樽。 【译文】 在更深的群山中,云雾缭绕着浙山的源头。 在山腰的半山庵里刚刚建成,树林间的雾气开始弥漫昏暗。 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野狗在门外吠叫。 偶尔有了好的诗句,就呼唤家仆去取酒来品味。 【注释】 1. 万山更深处:万山,形容群山众多;更深处,指更深一层的山峦中。 2.
【诗句释义】 过郭公岭题山店壁:经过郭公岭,在山店的墙壁上题诗。郭公岭:一座山峰。郭公,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字仲文,曾封汾阳郡王。他一生功勋卓著,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后人以“郭公”作为有德才的人的尊称。郭公岭是诗人游览时所登临的一个景点。 薄暮风前暑气收,扶筇岭上纵吟眸:傍晚时分,当微风吹来,炎热的暑气消散了,我手扶着筇竹杖登上这座岭,放声吟咏起来。筇:一种竹杖。筇竹杖是一种用筇竹制作成的轻便竹杖
这首诗描绘的是黄山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山的神奇与美丽。 第一句: - 注释:望中——即“远望”之意,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向往之情。 - 译文:在遥远的远方,我期待着能见到那著名的黄山。 第二句: - 注释:山色空蒙——形容山的颜色朦胧如烟雾般,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译文:在黄山的山色里,云雾缭绕,显得空灵而神秘。 第三句: - 注释:六六奇峰——形容山峰之多且形态各异
十里长亭路,行行骢马嘶。 桑麻蔽平野,潦水涨前溪。 一曲晚蝉噪,数声山鸟啼。 公行从此过,得兴自吟题。 译文: 十里长亭的道路,一行又一行的骏马在嘶鸣。 桑麻覆盖着广阔的田野,潦水上涨淹没了前面的溪流。 一曲晚秋的蝉叫,几声山中的鸟鸣。 你从这里开始公行,我将高兴地为你吟诗题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旌德三溪驿舍的风景和作者的感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旌德三溪驿舍周围的景象,包括长亭、桑麻
注释: 1. 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其一: 济南,古地名,今山东省济南市。郭掾,郭侍御,官名,这里指郭侍御之子。龙洞,在济南市南部,为著名风景区。 2. 驻马探龙洞,崎岖石路分: 驻马,骑马停下来的意思。龙洞在山中,地势崎岖,所以用“驻马”来表示进入山洞的意思。 3. 数家新草舍,十里旧烟村: 数家,几家的意思。新草舍,新的茅屋。旧烟村,过去的村庄。 4. 更有东山屐,须开北海樽: 东山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 过石几岭庄舍漫书 > 少年意气本豪雄,望望云霄第几重。 > 身计独怜长在客,世情何似早归农。 > 一犁新雨春耕足,半醉香醪逸兴浓。 > 寄语诸公秋有望,黄鸡白酒记相逢。 注释: - 石几岭庄舍漫书:在石几岭的庄子上随意写下的诗。 - 少年意气本豪雄:少年时期意气风发,豪壮无畏。 - 望望云霄第几重:看着天空,思考着自己有多少梦想和志向。 -
晚上江州 去去浔阳江水长,望中风物转堪伤。 玉楼金屋成荒土,古木寒鸦空夕阳。 城市高低三十里,人家兴废几多场。 英雄草昧瓜分处,大业终归是圣皇。 译文: 夜幕降临,我独自一人站在江边,眼前这宽阔的江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曾经繁华的宫殿和华丽的宅院如今都成了废墟,只剩下那些苍老的树木和寒冷的乌鸦。远处的城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而近处的居民点则显得有些萧条。曾经的英雄豪杰现在都陷入了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