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原
【注释】 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 其二:诗题是《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中的第二篇,共两首。第一首中“龙去”指端午节过后,蛟龙隐伏于深水,不再出来为害;第二首写诗人在端午这天与郭掾郎一起游龙洞,观赏了洞内的景色后,感到十分幽静,满腹的烦乱和忧闷也随之消散。 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龙头、龙身、龙鳞、龙角、龙须、龙须爪、龙尾。 【赏析】 《济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龙洞二首》共有四首
【注释】 鲁港:今浙江省江山市,在钱塘江入海口处。 一日风帆驾雪涛:一天的船帆迎着狂风大雪。 晚来牵缆此江皋(gāo):傍晚的时候我来到江边拉起缆绳。 远山云外横千里:远处的山色仿佛浮在云海之外。 新水船头长半篙:新涨的江面,水深不过船身的一半。 鸥鸟惊飞前渚去,乌鸦又向隔林号:白鹭惊起飞向前面沙洲,乌鸦又发出叫声。 倚篷酒醒寒相逼:倚靠着船蓬酒醉醒来,寒气逼人。 唤起山童整敝袍
泾县即事 古木荒碑对县门,数家烟火自黄昏。 河流故绕山边市,驿路斜通郭外村。 烟雨园林梅结子,春风篱落竹生孙。 愁看市井萧条甚,丧乱曾经几戍屯。 注释: (1) 泾县:唐时属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市泾县县城。 (2) 荒碑:残破的石碑。 (3) 数家:几户人家。 (4) 黄昏:傍晚时分。 (5) 水(yù):水流。 (6) 郭外村:城外的小村庄。 (7) 烟雨:指细雨蒙蒙。 (8) 篱落:篱笆。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通过描绘画中山水的清幽、奇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冯君”为线索展开。开头两句写画的远景。第三句转入近景,写画中高人。接下来六句写画的近景。最后两句写画外之景。 【答案】 译文: 青山层层叠叠,静谧地屹立在门前,长长的松树挺拔向上,凌空于烟雨之中。 几间茅草屋藏在竹树丛中,其中有一位隐士,抱着一种高远的情趣。 翠绿的岩壁深邃几层,水绕着人家流过秋浦。
【注释】 龙湾江口作:指诗人在龙湾江口的一首诗。 滚滚红尘两鬓斑:红尘指人世,两鬓斑指鬓发已白。 经年为客滞江关:一过一年都在客居中滞留。 梦驰乡井今归去:梦中驰骋回到故乡。 恨逐江云几往还:恨随江水飘流而无法回去。 野色带烟迷雁渚,橹声摇月出龙湾:野色带烟迷离,好像在烟雾中看见雁渚;船夫摇动船桨的声音和月亮从江湾升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一樽自酌堪消遣,回首扬州数点山:一杯自斟自饮,可以消除忧愁
九日偕杨大使张河泊李通判党县尹诸公宴饮漫述短篇 谁家老圃饶秋色,青蕊重阳不堪摘。 渊明何不早辞归,把酒花前还约客。 菊花菊花须早开,客来且与相徘徊。 风枝露蕊各生态,不妨日日供樽罍。 诸君意气自豪放,一咏一觞足吟赏。 挥毫肯让谪仙才,举杯不尽刘伶量。 君不见牛山之泣情何伤,龙山帽落兴何狂。 台前戏马亦豪杰,登高囊佩茱萸香。 嗟我年年长在客,淮水淮山浮梗迹。 故园三径已荒凉,如此良辰莫虚掷。 译文
【注释】: 壬午:壬戌年的除夕。 岁除:指旧岁的最后几天。 湖海:比喻漂泊在外或宦游在外。 阿戎:古时对男子的美称。 梅花与我老来壮,椒颂惊人兴自赊:梅花让我在晚年更加强健有力,《诗经》中的《椒颂》让我的兴致更加高昂。 罗拜:古代的一种礼仪,以头触地以示敬意。 诸孙:儿子、孙子。 竹立:像竹子一样直立。 流霞:美丽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除夕守岁的诗。诗人在除夕之夜,回到家乡
【注释】 扁舟:小舟。棹:船桨。刘阮天台:指晋人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搜神后纪》卷十一:“汉彭城人刘晨、阮肇,入山采樵,得二青人,邀与共饮。既醉而眠,令家人煮黄粱。觉时,二青人已失。但见梁在甑中。于是顾视,不见有人。惟闻羊与猪之肆声。前去十里五里,迷不知路。复还至原所,求之无所见,唯两羊四猪在前。其家稍知是梦,便扶归。问之不忆。自尔之后,遂绝消息。”重来难觅旧桃溪:《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
【注释】 薰:香草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蹙:皱。 短墙:矮墙。 羲皇:伏羲氏、女娲氏的并称。传说中伏羲、女娲是人面蛇身的神。 【赏析】 《客中遣兴》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句写初夏熏风拂动,太阳高悬,红日照耀着院落;次句写花木繁茂,榴花瓣儿如火,映照在矮墙上;三句写友人不来,自己懒得去寻访,只好在窗下高枕酣睡,梦见了上古时代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化成神龙飞腾于天地之间,自己则骑在龙背上遨游云海
【注释】 过湖西失水道有作寄沈孟刚二首其一 平湖 远挂一帆风,烟水茫茫入望中。 水道忽迷天又晚,芦花深处问渔翁。 其二 平湖远挂一帆风,烟水茫茫入望中。 水道忽迷天又晚,芦花深处问渔翁。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江行途中偶遇渔父而作的诗。诗题中的“寄”字表明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全诗以景起,情景交融,意境开阔,语言质朴,风格自然。 第一首诗前二句写诗人乘船远行,湖平如镜,湖水茫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