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荒碑对县门,数家烟火自黄昏。
河流故绕山边市,驿路斜通郭外村。
烟雨园林梅结子,春风篱落竹生孙。
愁看市井萧条甚,丧乱曾经几戍屯。
泾县即事
古木荒碑对县门,数家烟火自黄昏。
河流故绕山边市,驿路斜通郭外村。
烟雨园林梅结子,春风篱落竹生孙。
愁看市井萧条甚,丧乱曾经几戍屯。
注释:
(1) 泾县:唐时属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市泾县县城。
(2) 荒碑:残破的石碑。
(3) 数家:几户人家。
(4) 黄昏:傍晚时分。
(5) 水(yù):水流。
(6) 郭外村:城外的小村庄。
(7) 烟雨:指细雨蒙蒙。
(8) 篱落:篱笆。
(9) 戍(shù):驻守边疆的军事要塞或哨所。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在战乱中的忧伤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古木荒碑对县门,数家烟火自黄昏”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又凄凉的画面,古木荒碑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而几家人的烟火却显得格外的温馨与宁静。颔联“河流故绕山边市,驿路斜通郭外村”则通过河水和驿道的描写,展现了泾县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颈联“烟雨园林梅结子,春风篱落竹生孙”则通过梅子和竹子的生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自然规律的感悟。尾联“愁看市井萧条甚,丧乱曾经几戍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忧虑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细腻,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