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原
【解析】 本诗首联“为爱君家千个竹,吾庐欲致两三竿”的意思是:为了喜爱你家千竿竹子,我打算在我家屋后栽下两三竿。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赠答,也是对友人的夸赞与劝勉。第二联“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觅何妨着地宽”的意思是:如果不栽种的话,恐怕会让人家感到俗气,多些竹子无妨,让它们扎根于地面更宽敞一些。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的偏爱,认为竹子虽小但有雅致,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因此诗人建议友人多种植竹子
【诗句注释】 万里:指天地之间,广阔无垠。 渊澄:指清澈如水。 官城:指皇宫城阙。 禁鼓:指皇宫内击打的铜鼓。 一轮蟾魄:指明月的光辉。 摩妖气:指月亮的阴影。 金精:指金星。 山河:指大自然的山水景色。 秋耿耿:指秋天的风声。 暗沉沉:形容夜色朦胧暗淡。 凭栏:指站在栏杆旁。 孤吟客:孤独地抒发情感的诗人。 亟:迫切,着急。 圆:圆满,完满。 补缺心:指修补天体的缺陷。 【译文】 九月初五夜
【诗句释义】 宝应即景:宝应,指扬州的宝应县或附近的地区。即景,指描写眼前景物。宿鹭眠鸥水满田,败荷疏柳雨晴天。 【译文】 湖边的野鸭和水鸟在安静地休息,水面上倒映着稻田。 稀疏的荷花和垂柳在雨水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天空晴朗。 村里的酒馆,帘子被风吹起,谁家的美酒飘香? 船上的帆樯随风飘动,不知道它来自何方? 隔岸传来几声牛背笛声,斜阳映照下一片渡口的烟雾。 这美丽的乡村风景
泾县白花桥铺候吕景初梨花如飞雪柳如绵,风和日丽三月天。 满山溪流风景美,一村桑柘带朝烟。 谁家笛声吹醒旅梦?夕阳蝉噪扰人眠。 钟期难觅何处寻?素琴张壁待弦弹
【注释】 睡燕:燕子在巢中熟睡。 营:筑巢,筑巢成窝。 羽翰娇懒傍帘帏:燕子的羽毛柔软,翅膀娇嫩,慵懒地靠近帘子和帷帐。 闲思渡海兼天远:在闲适的时候想象自己渡过大海,与天空一样遥远。 衔泥带雨归:带着泥土和雨水从巢里归来。衔泥,用嘴衔着泥巴筑巢。 宿去巢中随蝶化:睡觉时去了巢中,跟随着蝴蝶化为一团云彩消失。 觉来花外引雏飞:醒来时,从花丛外面引来幼鸟飞翔。 临风试听呢喃语,似向东君说是非
【注释】 (1)采石:指李白曾游历的采石矶。 (2)夜深风静水无波,独立江头且浩歌。 夜深风静水无波,形容江上夜色宁静,只有微风拂动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没有波涛翻滚的景象。独立江头且浩歌,诗人在江边独自高歌,表达了他的豪迈之情。 (3)买酒放怀人醉后,满船无奈月明何。 买酒放怀人醉后,意为买酒解愁,让友人沉醉,以此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和不快。满船无奈月明何,意味着虽然月光皎洁,但诗人却感到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在江边筑巢的景象。 年年春社渡江津:每年春天,燕子都会飞往江边过冬的渡口建巢,这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变化乌衣国里身:燕子在江边筑巢,变成了乌衣国的居民。画栋营巢情有诉:燕子在画栋上筑巢,好像在诉说着什么。缁衣换白净无尘:燕子的羽毛由黑色变为白色,看起来更加干净、纯洁。衔泥立幕双环玉:燕子用嘴里衔来的泥巴,搭建出像玉一样的巢穴。掠水穿花一剪银:燕子在水上掠过,留下一道道银色的痕迹
【注释】 过龙门滩:从洛阳出发,经过龙门县的河滩时。元帅叔至:指唐代大将李光弼。应天府:即今河南开封。麻口:地名,在陕西省韩城市东。泾阳:地名,在陕西省高陵县西。朱颜:指容颜。岩栖士:隐居山林之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唐朝朝廷一片混乱,诗人与同乡李光弼从洛阳出发,途经龙门县,送李光弼去应天任官,临行之际,赠诗一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四顾溪山景物嘉,欢同野老话桑麻。 - 注释:四周观察溪山景色都很美好,高兴地和乡间老人谈论庄稼。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互动,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 数声鸡犬白云坞,半亩池塘青草蛙。 - 注释:几声鸡叫犬吠回荡在白云深处的山谷里,一亩大的池塘边长满了青翠的草和青蛙。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系马山前崄欲攀,山深忽听水潺湲。 - 注释:在山前的险峻之处停下马匹准备攀登。 - 译文:在山的前方,我的马停了下来,正准备开始登山之旅。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开始的探险旅程的期待和兴奋。 2. 烟霞掩映层峦外,楼阁参差古树间。 - 注释:远处的烟雾和彩霞映衬着层层叠叠的山峦,而古老的楼阁则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参差的古树之间。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