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
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
诗词名句“懊恼巫山十二峰,高唐欲赋未从容。当时绿酒银灯夜,恨听高楼明月钟。”出自明代诗人伍瑞隆的《杂咏·懊恼巫山十二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懊恼巫山十二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巫山十二峰的深深留恋和不满。这里的“懊恼”一词,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高唐欲赋未从容”:此句暗示了诗人曾有过赋诗抒怀的愿望,但未能如愿以偿。这里的“欲赋”,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酝酿已久的诗句或情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立即付诸笔端。
“当时绿酒银灯夜”: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那个特定夜晚的情景。绿酒、银灯,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恨听高楼明月钟”:这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的遗憾。高楼之上,明月之下,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更增添了诗人的孤寂和惆怅。
伍瑞隆的《杂咏·懊恼巫山十二峰》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诗歌风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