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靴踏遍水云隈,到处尘氛拂面来。
可似钱塘林处士,孤山终老伴寒梅。
【注释】
芒靴:草鞋。水云隈:山水之间。可似:何如。处士:古代指有学问而隐居不仕的男子。孤山:在杭州西湖,林逋曾任杭州知州,因爱梅,种梅于孤山上,故名孤山。钱塘:地名,此处代指杭州。寒梅:即“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杭州西湖一带的景物进行描绘。诗人用比喻和拟人等手法,将西湖周围的美景与林逋作了比较,赞美了林逋的清高品格,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点明踏遍水云隈后所见的景象。“芒靴”,草鞋,说明诗人是步行而来。“踏遍”表明了诗人来时匆匆,无暇欣赏沿途风景。“水云隈”是指山水之间。“尘氛”指尘埃和烟雾,这里指世俗的纷扰。诗人踏着芒鞋,穿行于水云之间,一路上所见到的是尘嚣缭绕,烟雾弥漫。
次句说,到处都能看到人们被世俗的纷扰所扰动而拂面而来。“尘氛”,指世俗的纷扰;“拂面来”,指世俗的气息迎面扑来。
第三句以对比手法突出林逋的清高品格。“可似”表示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钱塘”指杭州,这里泛指西湖。“林处士”指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喜爱梅花,种梅于孤山,所以后人称他为“梅妻鹤子”。这一句把眼前的景色比作林逋,表现了诗人对林逋的崇敬之情。“孤山终老伴寒梅”意谓我愿像林逋一样终老在孤山,陪伴着他最爱的梅花。
全诗通过对比,赞美了诗人对林逋的喜爱之情和羡慕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