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一登楼,依人怜王粲。
芳草倏已衰,景物惊频换。
遥遥望天末,美人隔河汉。
达生怀步兵,高咏聊操缦。
日夕一登楼,
依人怜王粲。
芳草倏已衰,
景物惊频换。
遥遥望天末,
美人隔河汉。
达生怀步兵,
高咏聊操缦。
【注释】 杂咏:指同时吟咏两首诗作。杂:杂乱,多。
日夕:傍晚时分。
登楼:登上高楼。
依人:依附别人,这里指依恋。
王粲:即“王粲”,字仲宣(xuān),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因家境贫寒,寄身刘表,后归附曹操,为曹操所赏识。其文才出众,但仕途不顺,最后抑郁而终。
芳草:指花草树木。
倏已衰:忽然之间已经凋零衰败了。
景:风景。
物:物体。
惊频换:频频更换的景物令人感到惊讶。
天末:天空的边缘或尽头。
美人隔河汉:比喻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达生:通晓人生,懂得世事。
怀:怀念。
步兵:指曹魏诗人阮籍,字嗣宗。他常常饮酒自醉于竹林中,与友人谈论世事无常,感叹人生短促,因此后人将他视为“竹林七贤”之一。
高咏:高声吟诵。
操缦:弹琴,弹奏。这里用来形容操练琴艺。
【赏析】
此诗共四句,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感慨万千。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景色,不禁生出一种悲凉之感。这两句诗通过登楼这一动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人将人生比作四季更替、景物变换的景象,认为人生如同春花秋月般短暂易逝,让人心生感慨。此外,诗人还以“美人隔河汉”来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疏远,表现出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忧虑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登楼远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感悟。它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又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刻,语言优美而凝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