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来延陵,犹在道南前。
经术见论乐,无劳删与编。
原本周太史,肇启传与笺。
胡为两庑祀,俎豆祧礼延。
陋邦少文学,传诗失先贤。
耿耿念孤芳,绝学谁为传。
季子来延陵,犹在道南前。
经术见论乐,无劳删与编。
原本周太史,肇启传与笺。
胡为两庑祀,俎豆祧礼延。
陋邦少文学,传诗失先贤。
耿耿念孤芳,绝学谁为传。
注释:
- 季子来延陵:指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公子季孙行(字子游)来访。
- 犹在道南前:意指季子在延陵的道南门前,即在延陵的入口附近停留。
- 经术见论乐:讨论的是音乐理论。
- 无劳删与编:意为不必删减修改。
- 原本周太史:周朝的太史官,这里指的是孔子。
- 肇启传与笺:开启了《诗经》的传播与注解。
- 胡为两庑祀:为什么要在两间廊下供奉祭祀呢?
- 俎豆祧礼延:用俎豆进行祭祀,延续了祭祀的礼仪。
- 陋邦少文学:指这个地区文化不发达,文学人才稀少。
- 传诗失先贤:失去了古代的圣贤所传授的诗歌知识。
- 耿耿念孤芳:形容诗人对某种高尚品德或精神的追求和怀念。
- 绝学谁为传:没有人能够传承这种学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杂咏,作者通过对季子来访延陵的情景描写,引出了对于《诗经》传播、儒学发展以及文学传承等问题的思考。首先,季子的来访象征着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也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接着,通过“无劳删与编”等诗句,表达了对于传统学术的自信和坚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然后,“原本周太史,肇启传与笺”两句则表明了孔子在《诗经》传播和注解上的重要贡献,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最后,“陋邦少文学,传诗失先贤”表达了对当地文学发展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圣贤文化的怀念和敬仰。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季子来访延陵的场景,引发了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