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喜在后,恶马喜在先。
恶马当用辔,驽马当用鞭。
燕雀起道傍,驽骀不肯前。
狡愤复喘汗,尽日劳鞍鞯。
良马心胆定,千里咫尺间。
饥不食恶草,渴不饮浊泉。
被甲盘蚁封,注波带櫜鞬。
主人苟卓荦,筋骨安足怜。
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
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
斩得大将头,战鼓声阗阗。
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

杂咏

驽马喜在后,恶马喜在先。 恶马当用辔,驽马当用鞭。

燕雀起道傍,驽骀不肯前。 狡愤复喘汗,尽日劳鞍鞯。

良马心胆定,千里咫尺间。 饥不食恶草,渴不饮浊泉。

被甲盘蚁封,注波带櫜鞬。 主人苟卓荦,筋骨安足怜。

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 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

斩得大将头,战鼓声阗阗。 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

注释:

  1. 驽马:指能力低下的马。
  2. 恶马:指能力强大的马。
  3. 辔:缰绳。
  4. 鞭:马鞭。
  5. 燕雀:比喻无能的人。
  6. 驽骀:指能力低下的人。
  7. 狡愤:愤怒。
  8. 喘息:形容非常劳累的样子。
  9. 鞍鞯(jiān zhān):鞍子和垫子。
  10. 骨节:筋骨。
  11. 卓荦(zhuó luò):卓越出众,有成就。
  12. 盘蚁:堆积如蚁。
  13. 注波:指波浪。
  14. 櫜鞬(gāo jiān):古代装箭袋。
    译文:
    驽马喜欢在最后,恶马喜欢在前头。恶马应当用缰绳控制,驽马应当用鞭子驱赶。燕雀从道旁飞过,而驽骀却不肯向前行。它愤怒而又喘息着,整天都在劳累着鞍鞯。良马的心志坚定不移,千里之遥不过是咫尺之间。饥饿时不会吃恶草,口渴时不会喝浊水。披上盔甲,像蚂蚁一样堆积在一起,箭矢如波涛般流淌。主人如果能出类拔萃,那么筋骨又怎么会值得怜悯呢?铁骑兵满原野,一匹就能击败敌方的中坚力量。旌旗倒下,壁垒倒塌,随着战斗的进行而转动。斩得了敌人的大将首级,战鼓声声震耳欲聋。沙场上的尘土落下,雄心壮志仍旧是面向九个方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杂咏诗。全诗通过写战争中的不同角色和情景,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
    首联“驽马喜在后,恶马喜在先”,以驽马和恶马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中不同角色的观察和思考。驽马和恶马在战斗中的表现截然不同,前者可能因为缺乏经验和技巧而失败,后者则可能因为拥有强大力量而取得胜利。这种对比揭示了战争中实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注。
    颔联“恶马当用辔,驽马当用鞭”,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驽马还是恶马,都应该根据其特点来使用合适的方法。对于驽马来说,应该使用鞭子来激发其潜力;而对于恶马来说,应该使用缰绳来控制其行动。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战争中各种角色的尊重和理解。
    颈联“燕雀起道傍,驽骀不肯前”,描绘了战场之外的其他角色。燕雀和驽骀在战斗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前者可能因为能力弱小而被忽视,而后者则因为具有潜在的威胁而被重视。这种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战争中不同角色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狡愤复喘汗,尽日劳鞍鞯”和“良马心胆定,千里咫尺间”、“主人苟卓荦,筋骨安足怜”、“铁骑满原野,一匹攻中坚”、“旌旗为之靡,垒壁随周旋”、“斩得大将头,战鼓声阗阗”、“沙场尘土歇,雄心仍九边”等诗句,分别描绘了战场上的不同情景和角色。这些诗句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不同角色的刻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和道德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不同角色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和平的向往。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同时也要关注战争中的各种角色和他们的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