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在村外,柴门久汨没。
丘壑云无穷,半晴山雨歇。
木叶填风烟,雁底见微月。
寒芜砧杵疏,草虫因问发。

秋色

秋色在村外,柴门久汨没。

丘壑云无穷,半晴山雨歇。

木叶填风烟,雁底见微月。

寒芜砧杵疏,草虫因问发。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柴门:用柴草、树枝等搭建的门,简陋而简朴。

汨没:淹没。

丘壑:山间沟壑。

云无穷:形容山峰高入云霄,无边无际。

半晴:天边刚刚露出一点阳光,不明亮。

山雨歇:山间的细雨停息。

木叶:树叶。

填:遮蔽。

雁底:雁群下方。微月:淡淡的月光。

寒芜:荒凉的荒草。砧杵:古代捣衣用的石头和棒槌。

疏:稀疏。

问发:询问枯黄的草茎上的草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乡村秋景图,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秋色在村外,柴门久汨没。”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简陋的柴门。秋色是指秋天的景色,通常与金黄色的落叶、成熟的果实等联系在一起。柴门是简陋的木门或石门,常常用于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房子。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秋天的景色以及简陋的柴门。

“丘壑云无穷,半晴山雨歇。”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丘壑是指山间的沟壑,云无穷则形容山峰高入云霄,无边无际。半晴则表示天气刚刚有些转晴,山雨已经停歇。这句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木叶填风烟,雁底见微月。”这三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木叶是指树叶,填风烟则形容树木被风吹动,烟雾弥漫。雁底见微月则表示从雁群下方看,可以看到淡淡的月光。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自然景观。

“寒芜砧杵疏,草虫因问发。”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升华。寒芜指荒凉的荒草,砧杵则指捣衣用的石头和棒槌。这里用到了双关语,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寒风中的荒草发出的声音,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捣衣声。草虫因问发则表示草虫因为寒冷而停止了活动,询问着枯黄的草茎上的草虫是否有生命。这句诗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