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凌千尺,横栏绕百寻。
跻攀通帝座,呼吸正天心。
月出湄河晚,云横魏郡阴。
风飙窥幕近,牛斗宿窗深。
度远钟声漫,凌空磬响沈。
彤云环玉戺,白露澹珠林。
徙倚瞻无极,迟徊望所钦。
尘埃三舍退,时序二毛侵。
万类俱帡覆,孤怀或鉴临。
九阍知易达,虎豹莫森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中,第一句“高阁凌千尺,横栏绕百寻”,点出诗人登高之志;第二句“跻攀通帝座,呼吸正天心”,描绘了诗人登上高阁后所见景象;第三四句“月出湄河晚,云横魏郡阴。风飙窥幕近,牛斗宿窗深”,写出了诗人登高时所看到的景致。接下来“度远钟声漫,凌空磬响沉”,写到了诗人的听觉所闻;最后两句“彤云环玉戺,白露澹珠林”,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
本题中,第二联“月出湄河晚,云横魏郡阴”中,“湄河”“魏郡”是实写,“夜”是虚写,“云横”是实写,“阴”是虚写,“迟徊”是虚写,“所钦”是虚设;第三联“尘埃三舍退,时序二毛侵。万类俱帡覆,孤怀或鉴临”中,“尘”“三”“二”“帡”“临”是实写,“帡”为覆盖的意思,这里借指万物生长茂盛;第四联“九阍知易达,虎豹莫森森。”其中”九阍”、”虎豹”是虚写,”知易达”与前一句呼应。
【答案】
①登高望远(或直上云汉)。②诗人登高后所见的景象是:高耸入云的阁子屹立在峻峭的山岗之上(或:凌空欲飞的阁子屹立在峻峭的山冈之上),纵横交错的栏杆环绕着它(或:纵横交错的栏杆围绕在高耸入云的阁子周围)。③诗人登高后所见的天空之景是:明月从湄河那边升起(或:明月出现在湄河上空)傍晚时分。④诗人登高后所听到的声音是:风吹过楼阁(或:风掠过楼阁)吹拂着窗户,传来了阵阵清磬之声(或:远处寺院传来阵阵钟磬声)。⑤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是:红日西坠,霞光映红了天际(或:夕阳西坠,霞光映红了天际)。⑥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是:乌云密布(或:乌云滚滚),遮蔽了天空(或:乌云弥漫)。⑦诗人登高眺望远方景色时所感受到的情怀是: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不觉间两鬓已斑白(或:岁月流逝,不知不觉中两鬓已变白)。⑧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是:群山重重,草木繁茂,生机盎然(或:群山连绵,草木葱茏)。⑨诗人登高所见之景是:孤身一身独自站在高处俯瞰大地,感慨万千(或:独自一人立于高处,俯视大地,感慨良多)。⑩诗人登高眺望远处景色时所感受到的情怀是:心中充满喜悦(或: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