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劳万姓,万姓奉一身。
齐晋递争霸,今古判然分。
憸民一堕地,造物弛其权。
谋生计百出,奔趋各不闲。
吁嗟缝掖子,宁不苦饥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的语言以及通过诗歌的风格、思想及手法等角度命题。考生应先辨明是哪一类题型,如抒情类、描写类等等。答题时先答出本句运用的修辞,然后结合语境分点作答。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即可。

“一身劳万姓,万姓奉一身”,此联为起兴之词,诗人从统治者的角度看百姓是身不由己地被统治的,而百姓则心甘情愿地为帝王奉献自己的一切。

“齐晋递争霸,今古判然分”:这两句写历史更替,天下纷争。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期的开始,它与春秋战国时代相比,虽然政治上仍然分裂割据,但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进步。

“憸民一堕地,造物弛其权”:这句意思是奸民生下来,天地就放松了对他的权力,这里讽刺了那些奸邪小人。这里的“造物”指天地。

“谋生计百出,奔趋各不闲”:意思是想生存的方法很多,但是各自忙碌,没有闲暇时间。这句写百姓的生活状况,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去谋求生活,但是又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休息。

“吁嗟缝掖子,宁不苦饥寒”:意思是叹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难道不遭受饥饿和寒冷的痛苦么?这里写贫苦百姓的生活,连最底层的人也忍受不住饥饿严寒的折磨。这句写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障,只能承受着饥饿和寒冷的折磨。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全诗八句,每四句为一组,前二句写君民关系,后二句写百姓苦难,中间两行分别写出了统治者和百姓的不同命运。第一组“一身劳万姓,万姓奉一身”写君主对百姓的剥削和奴役,“齐晋递争霸,今古判然分”写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第二组“憸民一堕地,造物弛其权”写奸佞之徒出生就受到上天的惩罚。“谋生计百出,奔趋各不闲”写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去谋生,但却不得空闲。第三组“吁嗟缝掖子,宁不苦饥寒”写贫困百姓在社会底层挣扎,受尽折磨。

这首诗语言平易质朴,感情真切深沉。作者以议论入诗,抒发感慨;以叙事说理,抨击社会现实;以议论收尾,点出中心主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