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雾收林薄,探幽兴不违。
过桥通蟹舍,卓杖立渔矶。
疏雨洒山麓,野风吹葛衣。
看云闲出岫,踽踽欲忘归。
【注释】
宿雾: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
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
探幽:探求深幽之处。
蟹舍:蟹洞,指螃蟹居住的地方。
卓杖:拄着拐杖。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出岫:从山洞中走出来。
踽踽(jù):孤独的样子。
【译文】
山雾消散后,树林稀疏处隐约可见,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
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
雨点洒落在山麓,风吹过葛衣飘飘。
看云朵闲散地从山间飘出,独自行走欲忘归途。
【赏析】
《宿雾收林薄,探幽兴不违。过桥通蟹舍,卓杖立渔矶。疏雨洒山麓,野风吹葛衣。看云闲出岫,踽踽欲忘归》是一首五律诗,描写诗人在雨后的山林之中游览的情景。全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画面。
首联“宿雾收林薄,探幽兴不违”。意思是说,雨后天空的薄雾渐渐地消失了,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宿雾指的是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林薄是指树林稀疏的地方。诗人以“宿雾”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而“探幽兴不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深幽之地的志向和决心。
颔联“过桥通蟹舍,卓杖立渔矶”。意思是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过桥通蟹舍是指走过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卓杖立渔矶是指扶着拐杖站在渔夫的矶石上。这两个动作都是诗人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所做的,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展示了他的勇敢和坚韧的精神品质。
颈联“疏雨洒山麓,野风吹葛衣”。意思是雨点洒落在山麓,风吹过葛衣飘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野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疏雨洒山麓是指细密的小雨洒落在山脚下的草地上,野风吹葛衣则形容微风拂过葛布衣服的轻盈飘逸。这两个动作都表现了诗人在雨中的悠闲自在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尾联“看云闲出岫,踽踽欲忘归”。意思是看云朵闲散地从山间飘出,独自行走欲忘归途。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云游四方、超脱尘世的境界,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云朵闲散地从山间飘出则形容云彩自由自在地飘荡,踽踽欲忘归则形容诗人独自行走在山水之间,忘却了回家的念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