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诗句

  1. 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2.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3.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4.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译文

  1. 呼唤着船桨,划向城墙角,移去酒杯靠近柳树的岸边。
  2. 船桨划动,天空突然破碎,风帆正被浪花冲击着前行。
  3. 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4. 在江中畅快地吟咏,真的感觉到身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 呼艇:呼唤着船桨,准备出发。
  • 缘城角:沿着城墙的边缘划行。
  • 移尊:将酒杯移到船上。
  • 向柳涯:靠近柳树的岸边。
  • 棹回天忽破:形容船只划动时,天空仿佛被打破了一样。
  • 帆正浪空排:描述风帆正随着波浪前行的情景。
  • 野景开晴旭: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
  • 高云补断厓: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 中流:江中,泛舟之处。
  • 同啸咏:一同吟咏诗篇。
  • 真觉:真切地感到。
  • :忘记。
  • 形骸:指人的形体和外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泛舟的快乐时光。首句“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江边相聚的情景,他们一起划桨、举杯,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第二句“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则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江面上航行的景象,船桨划动,仿佛打破了天空的一角,而风帆正随着波浪前行,展现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的“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进一步描绘了原野上的美景,晴日下的阳光洒在大地之上,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受。最后两句“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则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的心境。他们在江中的吟咏声中感受到了彼此的存在,真正地忘却了自己的身体和外在的束缚,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间的情谊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