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空堂中,时隐南郭几。
悠然万虑消,止水清见底。
无端一物交,倏尔两念起。
因两遂生万,棼纭不可纪。
静定动亦定,乌用著些子。
鉴空而衡平,君当会斯理。
【解析】
题干“杂咏”是题目。杂咏即多方面的咏叹,此诗为杂咏之体,全诗八句,每句七字,中间两联四字句,前后两联皆为六字对仗。前四句写诗人独坐空堂中,万虑皆消的情景;后四句写诗人因一念之起而产生纷乱的思绪。
【答案】
译文: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厅堂里,时而隐于城南几座山丘之间。悠然自得地将一切忧虑都消除了,只见那澄净如止水的心境清澈透底。无端端的一件小事发生,倏尔之间两道念头同时升起。由这两道念头又引发出许多纷繁的思绪,纷繁杂乱得不可一一记述。静定时动也静止不动,哪里用得着再去追求什么?只有鉴照虚空并保持其平衡,你才能够领会其中的道理。赏析:此诗为杂咏之体。首联写诗人独自面对空旷的厅堂,万般烦恼都消散在宁静之中。颔联写诗人在万虑俱消的时候,只留下一个清澄见底的内心世界。颈联写诗人因为一件小事的发生,而引起一连串的纷繁思绪。尾联写诗人在纷繁错综的思虑中,终于悟出了静与动、动与静相生相伏的规律。这首诗表现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