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曲

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
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骑牛曲》是陆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体现了清代的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陆师字麟度,清浙江归安人,康熙四十年进士,后历任河南新安知县、江苏仪徵知县等职。他因父亲丧期离任,曾遇强买妇女事件,并因此被责令还妇于其家。陆师有善政表现,后来升为吏部主事、员外郎,再擢御史,官至兖沂曹道,但未到任就病卒。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不少作品。

  2. 诗作原文及翻译:《骑牛曲》,陆师创作于清代,属于七言绝句形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在牛背上的儿童自在地歌唱,他们或越过山涧,或穿越坡地。诗人提问:“为何能让牛驯服而不惊扰牧草?”回答可能是通过鞭挞的方式,让牛感到舒适,从而不惊吓到放牧的人。诗中充满了和谐与宁静的气息,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诗歌赏析:陆师的这首《骑牛曲》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探索。诗中的“鞭挞”二字,暗示了一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生活智慧。诗人通过对牛儿行为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这种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哲理,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

《骑牛曲》不仅是陆师个人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深思,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也提供了对现代读者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