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曲

归时日尚早,更欲向芳洲。
渡口水流急,回船不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流曲》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作品,属于乐府《新乐府辞》。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因水流湍急而不能自由掉转船头的情景,既表达了自然环境的制约,也隐含了人生中无法完全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下面是对《中流曲》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中流曲》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崔国辅,他是一位勤奋有为的诗人,自40年代末期投身诗坛,至50年代其作品已经遍及大江南北。他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靓丽晓畅的意象构筑,并展示了炽热燃烧的生命激情。

  2. 诗词原文:渡口水流急,回船不自由。芳洲遥可望,身在此心游。

  3. 诗词赏析:《中流曲》以其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场景。诗中的“渡口水流急,回船不自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却受限于环境的现实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渴望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冲突。

  4. 创作背景:崔国辅的这首《中流曲》创作于唐朝,当时正值国家政治相对清明,文化繁荣的时代。作为一位深受时代影响的新格律诗的代表人物,崔国辅的创作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象,触及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他的诗作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传诵不衰。

可以看出《中流曲》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深入了解,不仅可以欣赏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关于生活、自然及人性等方面的智慧与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