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木芙蓉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路木芙蓉》是唐代崔橹所作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木芙蓉在深山中独自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山路木芙蓉》:

  1. 作品原文:《山路木芙蓉》是唐代崔橹所作的七言律诗,原文如下:
  •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1. 作品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具体时间不详。崔橹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文人的情感。通过《山路木芙蓉》这一作品,可以窥见崔橹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艺术特色:崔橹通过《山路木芙蓉》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木芙蓉的孤傲与世隔绝的特质与诗人自身的遭遇相联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刻地传达给读者。同时,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3. 文化意义:《山路木芙蓉》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观念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有自知之明。

《山路木芙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蕴含着深邃哲理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崔橹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七言律诗的内涵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