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山路木芙蓉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
枉教绝世深红色,只向深山僻处开。
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注释与赏析:
- 山路木芙蓉 - 描述了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旁生长的木芙蓉。
- 不向横塘泥里栽 - 表示这种木芙蓉不是在平坦的池塘中生长的。
- 两株晴笑碧岩隈 - 木芙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仿佛在对着碧绿的岩石微笑。
- 枉教绝世深红色 - 尽管木芙蓉的花色非常美丽,但它并不因此就得到人们的赏识或赞美。
- 只向深山僻处开 - 木芙蓉选择在偏僻、不易被外人发现的深山中开放。
- 万里王孙应有恨 -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哀思,可能指的是远方的贵族子弟或是在外为官的人。
- 三年贾傅惜无才 - 这里提到的“贾傅”可能是指贾谊,一个有才华却不幸早逝的人物,诗人在这里感叹即使有才华的人也难以逃过命运的安排。
- 缘花更叹人间事 - 通过观赏花朵,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人生多舛。
- 半日江边怅望回 - 诗人在这半天的时间里,一直在江边徘徊,似乎在回味着什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路木芙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赏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的木芙蓉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诗人通过对比木芙蓉的境遇和个人的遭遇,表达了对生活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才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和时光流逝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