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登龙山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
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
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
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
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
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
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
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
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
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
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九日登龙山》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原文】
重阳独酌杯中酒,
人生花谢两无情。

春来秋去谁为主?
一枕寒灯更漏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独自饮酒时的孤独和无奈之情。尽管时间流转如流水般流逝,但人却如同花朵一样凋零无望。春天与秋天交替变换,而人生中的欢乐时光也像春花秋月一般短暂易逝。

最后一句“一枕寒灯更漏长”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寂寞心境。“一枕寒灯”,意味着他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夜晚面对孤独和漫长的夜宵;“更漏长”,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之感。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这一天,诗人独酌自饮、春去秋来的无奈与无望,展现了人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