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暮焚香何处宿,西岩一室映疏藤。
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
高树有风闻夜磬,远山无月见秋灯。
身闲境静日为乐,若问其馀非我能。
南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亭》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与人文情感的古典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 诗人介绍
- 赵嘏:唐代诗人,以写景咏物著称,其诗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的情感。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作品背景:这首诗收录于《全唐诗》,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 内容解析
- 景物描写:诗中描述了南亭村落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孤亭影在乱花中”,通过对比映衬手法,展现了南亭的自然美和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 情感表达:诗人不仅赞美了南亭的自然景观,更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往昔时光的怀旧之情。
-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南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艺术境界。
- 象征意味:“孤亭”象征着孤独与坚守,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 语言风格:整首诗运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却能直达人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深邃。
- 历史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南亭村作为广州市的一个古老村落,其名字来源于南宋时期的南亭,见证了广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
- 文化传承:通过对南亭的研究和艺术创作,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还能促进当地文化的创新发展。
- 现代意义
- 城市发展与保护: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南亭村的例子提醒人们重视乡村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 艺术与生活: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
《南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展现。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启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