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诗作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光美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许浑:字用晦,晚唐诗人。他与贾岛、姚合并称“三友”,但仕途不顺,一生沉沦下僚,其创作也多感伤时世之作。
  1. 诗歌原文
  •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描述了月光下的东林寺庭院,四周空旷而宁静,没有树木遮挡月亮,也没有烟雾笼罩。
  •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表达了中秋节时,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散,露出了辽阔的大海,半夜时分,露水寒冷,仿佛映照着碧蓝的天空。
  •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描写了月亮逐渐移动到金殿之外,月光依旧照耀着玉楼前的景象。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中秋云”、“沧海”、“碧天”等,都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
  • 情感表达:诗人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