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首联写明月当空,广庭寂寥;颔联写云收月出,露气澄净;颈联写月光如轮,彩光外溢,玉楼镜影犹在;尾联写明月当空至明晨,又坠西岩,年年如此。全诗以景起结,意境高远。

诗句释义如下:

  • 待月东林月正圆:等待月亮从东边的树林中升起,此时月亮正圆。
  • 广庭无树草无烟:广阔的庭院里没有树木和草丛,也没有烟雾。
  • 中秋云尽出沧海:中秋时节的云彩已经全部消失,只留下大海。
  • 半夜露寒当碧天:半夜时分,露水寒冷,正好映照出碧蓝的天空。
  • 轮彩渐移金殿外:月光逐渐移动到金殿外面。
  • 镜光犹挂玉楼前:玉楼前的镜子反射着月光。
  • 莫辞达曙殷勤望:不要因为天亮而忘记欣赏这美景。
  • 一堕西岩又隔年:一旦坠落西山之崖,又将相隔一年。

译文:
东林寺的月亮刚升上天空,广袤的庭院里没有一棵树,也没有一点草木。中秋节时,满天的云彩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海洋在天际。半夜时分,露水凝结成冰,冷冽地反射着明亮的月光。月光慢慢移动到金殿之外,玉楼前的镜子也映出了月亮的光辉。不要因为天亮就忘了欣赏这美好的风景,直到太阳升起,我们还要满怀期待地观看这美丽的月色。一旦坠落西山之崖,又将相隔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鹤林寺赏月时所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云彩、露水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中的月光、云彩、露水等自然元素都是诗人眼中的美景,它们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这些自然元素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