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
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
【注释】
修蛾:双眉。颦翠倚柔桑:双眉如新月下垂,倚在柔嫩的桑枝上。敷水:指汉宣帝时河平相黄霸所治之野水乡。《后汉书·循吏传》载,“黄霸为郡不任官长,使各视其县自直,而以差率赋敛,民庶咸理。”
白面郎:指黄霸。
五夜有情随暮雨:五更时分,有情思随风飘动,与暮雨相伴。
绣带朱藤合:形容女子佩带的丝带。朱藤,指红色的柘木。
罗裙碧草长:比喻女子衣裙的颜色像绿色草地一样长。
何处野花何处水:不知何处有野花,何处有清泉流过。
下峰:山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历山水之作。诗中以“春”和“秋”为两个时间段落,分别描写游人在不同季节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写春天游历的情景。“修蛾颦翠倚柔桑”是说,双眉如月下垂,倚在柔嫩的桑枝上。“遥谢春风白面郎”,是说在春日里遥望春风中的黄脸郎君。
颔联写秋天游历的情景。“五夜有情随暮雨”,是说在五更天时,有感情随着雨水而来。“百年无节待秋霜”,是说百年来一直等待秋霜的到来。
颈联写游历过程中对女子的思念。“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诗人重寻昔日女子佩带着的红色柘木腰带,又看到她的衣裙颜色如同绿色的草地那样长。“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诗人不知哪里有野花,哪里流水,但知道下峰流淌出的是一条香气四溢的溪流。
尾联写游历后的感想。“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何处有野花,何处有清泉流过。下峰流淌出的是一条香气四溢的溪流。全诗以游历山水为主线,通过描写游历过程中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乐的喜爱和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渴望归隐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