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畏不坚,城坚心自毁。
秦树满平原,秦人不居此。
犹为泣路者,无力报天子。
洛原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原西望》是唐代诗人曹邺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以及自身的无力感。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作者简介:曹邺,字邺之,桂州阳朔县人,唐代著名诗人。尽管在京城应考十年中九次落第,但他最终因《四怨三愁五情诗》得到中书舍人韦悫的赏识,并最终得以进士及第。他的一生经历了不少波折,最终得以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这反映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歌原文:
筑城畏不坚,城坚心自毁。
秦树满平原,秦人不居此。
犹为泣路者,无力报天子。诗意解析:《洛原西望》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首句“筑城畏不坚,城坚心自毁”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固城墙的担忧和对民心所向的重视。接下来的“秦树满平原,秦人不居此”则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故土的哀叹和对民众流离失所的同情。最后两句“犹为泣路者,无力报天子”则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无力感和悲愤之情。整首诗虽然简短,但情感丰富,充分体现了曹邺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修养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品影响:虽然曹邺的作品传世不多,但他的《洛原西望》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视为唐代五言古诗中的佳作。《洛原西望》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是研究唐代文化与文学的重要资料。
《洛原西望》不仅展示了诗人曹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曹邺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