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畏不坚,城坚心自毁。
秦树满平原,秦人不居此。
犹为泣路者,无力报天子。

【注释】

洛原西望:指在洛水之原向西望去的景色。洛河,即洛水,发源于陕西渭源县。秦原,指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区。筑城:筑造城墙。畏不坚:怕城墙修得不牢固。城坚:指城墙坚固。心自毁:指内心受到打击而崩溃。秦树:指秦地的树木。秦树满平原:形容秦国的树木遍布于整个平原。秦人:指秦国人民。此:这里。犹为泣路者:仍为哭泣的人。泣路者:指那些因悲伤而痛哭流涕的人。犹为:仍然。路者:哭丧的人。

【译文】

我向西望洛水之原,看到筑起的城墙虽然坚固无比,但心里却已感到自己像被摧毁一样。秦地的树木已经长得到处都是,可秦国的人民却没有人在这里居住。我仍然为那些因悲伤而痛哭流涕的人伤心流泪,因为我没有力量来报答天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诗人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两句“筑城畏不坚,城坚心自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与人民生活的担忧。他担心国家的城墙不够坚固,一旦发生变故,国家就会遭受破坏,人民也会失去家园。这里的“城”指的是国家的防御工事,“心自毁”则是指内心的恐慌和不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秦树满平原,秦人不居此”则是对历史事实的描绘。秦国的树木已经长满了整个平原,但秦国人民却没有在那里居住。这句诗揭示了秦国的疆域辽阔,但百姓们却远离家乡,生活在边疆之地。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最后两句“犹为泣路者,无力报天子”则进一步描绘了人民的困境和无奈。他们仍然为国家的命运而哭泣,但却无法回报天子的期望。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统治阶级,他们期望人民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他们并不知道人民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批判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