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旧公子,骑马又鸣珂。
手挥白玉鞭,不避五侯车。
闲愁春日短,沽酒入倡家。
一笑千万金,醉中赠秦娥。
如今高原上,树树白杨花。
【注释】
1.赵城:指战国时赵国的旧都。
2.怀古:怀念古代。
3.邯郸: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4.公子:贵族子弟,这里指赵国的公子王孙。
5.鸣珂:马饰以玉铃,故称。
6.手挥白玉鞭:形容豪爽直率,挥动着手中的白色马鞭。
7.五侯:汉代称王侯为五侯,这里是泛指豪门贵族。
8.倡家:歌舞妓院。
9.闲愁、笑、赠等词,是李白对生活态度和人生情趣的形象描绘。
10.如今:指作者当时。
11.高原:指高高的山岭或平原。
12.白杨花:春天的杨树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借怀古以抒写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首句“赵城怀古”点明题意,即怀古。第二句用典,“邯郸旧时客”,典出《史记·李斯列传》。战国时代,赵孝成王曾派相如带着大量财宝到秦国去,秦王很喜欢他,就把他留在秦国做官。后来,秦王又派使者带着许多财宝去请他去,相如也去了。秦王问他为什么还不走?相如说:“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意思是,我受大王的重托来到秦国,日夜忧虑国家大事,心绪烦乱,所以不能安心。秦王说:“先生就留下来吧!”于是相如就留了下来。后来,秦王想发兵攻打赵国,相如劝谏秦王不要这样做,秦王大怒,把相如革职放回。相如回到赵国后,写了一封信给秦昭襄王,表示决不卖国求荣。信中说:“先王(赵孝成王)与秦王会盟的时候,我奉了先王的命令去送礼物,没有接受秦王的贿赂,也没有接受秦王的美姬,更没有答应过秦王的要求。如今大王派我来,却让我献上赵国最肥美的马和最好的酒,这难道不是欺骗大王吗?”秦王见信大怒:“你是想背叛我吗?”立即派人逮捕了相如。这时相如已身怀六甲在赵国待产。他的妻子卓文君听说后,就给他送来一件衣服,并对他说:“我看你的为人正直忠贞,不忍你遭受不义之难,就与你私奔吧。”相如把卓文君接到家中,生下了一个男孩儿。从此二人夫妻恩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句“手挥白玉鞭”化用典故。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魏国人孟尝君(名文),因善于养士而广结天下贤士。一次他出游,车夫挽马时不慎将宝马踢落于地,车夫十分懊恼。孟尝君下车安慰车夫说:“没有关系。”第二天,他命人将马牵来交给车夫,说:“昨天是寡人无礼,你何必介意呢?”车夫感动得流泪说:“我听说您是一位好国君,能知人善任,现在果然如此。只是我的技术太差了。”孟尝君听后很高兴,就拜他为车夫。第四句“不避五侯车”是说自己虽不富贵,但也不卑躬屈膝,不趋炎附势,不谄媚权贵,有骨气,有傲气。
第五句“闲愁春日短”,化用典故。据《史记·刺客列传序》载,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聂政的人,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而刺杀严仲子及其仇人韩相侠累。行刺前,他对母亲说:“为了报答您的养育之恩,我要为韩国除掉祸害。”于是在韩相府上刺杀了韩相,并杀了一个婢女。事后,他的母亲问他:“你为什么要杀死那个婢女呢?”聂政说:“她得罪了我母亲,我不忍心让她活着离开韩国。”最后聂母自杀而死。聂政行刺未遂后流亡到齐国,齐王封他为盖泉君。后来聂政听说严仲子的儿子聂耀在韩国当相国,就前去探望。聂耀见他年轻英俊,就让他做了一名门客。聂政说:“严仲子是我的恩人。”严仲子的儿子见到聂政后说:“我父亲听说你要为他报仇,就派我来请你去一趟。”聂政说:“我听说你的父亲是位忠臣,他死了以后,他的家族一定很悲痛,所以我才决定去替你父亲完成遗愿。”聂耀说:“如果你要为我父报仇,那就请你杀了我吧!”聂政回答说:“我不能因为私情而违背大义。我听说你父亲曾经得到过一把剑,宝剑锋利无比,但是剑鞘却非常脆弱。如果剑鞘被折断,那剑就会失去锋利;同样,如果主公的仇敌一旦消灭,那么严仲子的家族也就不会感到悲痛了。”聂政说完这话后就把儿子杀害了。这个故事表明聂政是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第六句“沽酒入倡家”,化用典故。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期魏国大将晋鄙驻军于邺城,他手下的门客侯嬴知道魏王贪恋美色,就去找梁国的虞卿想办法。虞卿建议让朱亥去杀掉晋鄙以取得兵权。朱亥是个力大无穷的人,他找到梁王的宠妃如姬,请求她偷取魏王的玉璧,作为自己和侯嬴的见面礼。如姬答应了这个要求。朱亥和侯嬴见面后两人饮酒作乐,侯嬴趁机问朱亥:“我听说魏王有一个爱妾叫魏无忌者,长得很漂亮。”朱亥说:“是的,她的美貌冠绝诸侯各国。”侯嬴又说:“我想娶她做妻子,你看怎么样?”朱亥说:“我听说过一句话:‘宁为鸡鸣狗盗之辈,不为牛毛马鬣之臣’。您如果想娶她,我可以给您介绍。”于是侯嬴就和朱亥一起去找那个爱妾。他们找到了魏王的爱妾之后,朱亥上前抓住她的手把她提起来,同时大喊一声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说:“你们这些王族大臣们一个个都死定了!如果你们不交出兵符,我就先杀你。”然后他大声说:“魏王已经驾崩了!”这样,那些王族大臣吓得面无人色,纷纷投降。这就是“窃符救赵”的故事。后来朱亥被魏安釐王封为武安君。第七句“一笑千万金”,化用典故。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听说魏国的武安君白起打败了赵国的军队后就不服气地说:“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还可以与年轻人比试比试。”武安君说:“你尽管来吧!”于是两人在长平这个地方展开了一场激战。结果武安君大败廉颇七十多次,使赵国损失了许多士兵和马匹。后来廉颇听说自己打不过人家就主动请罪,并脱掉了上衣光着脚跪在赵国的城墙下求武安君饶恕他。赵国的将领们认为廉颇太无能了,就背地里说他像只老鼠一样。后来赵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就下令赦免了廉颇的罪过。廉颇知道自己受了屈辱,便闭门不出。有人去拜访他,他也不理睬。赵国的国君知道他的心思之后就亲自登门拜访他,并且和他聊了一会儿。赵王问廉颇:“你为什么不肯见我呢?”廉颇答:“我是一国之将军,大王您怎么能随便来看我呢?”赵王说:“我对你是这么看的。”于是赵王请廉颇坐上座位请他喝酒。赵王说:“请您不要再生气了吧。”廉颇说:“我是一国之将军,怎么敢跟您生气呢?”赵王说:“那我就和你好好地谈一谈。”赵王又问廉颇:“您想干什么呢?”廉颇答:“我当然是想为国家效力啊。”赵王说:“那么您打算怎么做呢?”廉颇答:“我希望得到大王的信任。”赵王说:“我当然信任您。”廉颇说:”如果您一定要我带兵打仗的话,那我一定会尽力为您作战的。”赵王说:“好极了。”于是赵王任命廉颇为上军尉。第八句“醉中赠秦娥”,化用典故。《史记·魏公子列传》载,战国时期秦国的公主嫁到赵国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后来秦国灭掉韩国,俘虏了赵国公子赵胜(后来成为魏国的大将军)。秦国想要用赵胜换回被俘的赵国公主,于是就派特使去赵国交涉。赵国拒绝了秦国的要求。秦国又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和美酒千钟去赵国请求换回公主。赵国拒绝再讲和。于是秦国派使者到燕国去索要太子申徒嘉。申徒嘉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燕国人都很尊敬他。后来申徒嘉逃亡到了赵国。赵国的国君知道后对申徒嘉说:“你想到哪里去了呢?”申徒嘉答说:“我不愿做燕国的臣子。”赵君王曰:“你能为我做些什么呢?”申徒嘉说:“我能为大王做三件事:一是为大王献计献策;二是为大王驾车;三是在大王面前替大王唱一首歌。”于是赵王就命令申徒夷驾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