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酒知是僻,难与性相舍。
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
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对饮酒与不饮酒的不同态度和理解。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 对酒:指饮酒。
- 爱酒知是僻:喜爱饮酒,但这种喜好在普通人中被认为是不合群的,即所谓的“僻”(偏僻、不同寻常)。
- 难与性相舍:难以割舍自己的本性(即喜欢饮酒的天性),意味着很难完全放弃自己喜爱的事物。
- 未必独醒人:不一定只有清醒的人才能喝酒。这里的“独醒”指的是独自清醒,而“未必”表示不确定或不绝对。
- 便是不饮者:即使不是清醒的人,也可能是不喜欢饮酒的人。
- 晚岁无此物:到了晚年,没有了这种物品(指酒)的存在。
- 何由住田野:如何能够在田野中找到栖息之地?这里的“田野”可能是指一种生活状态,即隐居田园的生活。
译文
喜爱饮酒是一种古怪,很难与本性相违背。
不一定只有清醒的人才会喝酒。
即便不是清醒的人,也是不喜欢喝酒的人。
到了晚年,没有了饮酒这个行为。
如何在田野中找到栖息之地?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酒的独特情感和态度。他既欣赏酒带来的欢乐,又觉得它与众不同。他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酒精来保持清醒,有些人可能就是不喜欢喝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会失去一些年轻时的兴趣和习惯,包括饮酒。诗中也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即使在现代社会,追求一种简朴、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仍然是许多人的梦想。
这首诗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在追求个性表达时可能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