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幽愤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
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
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续幽愤》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曹邺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下面是对《续幽愤》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 译文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外放,身处异乡的无奈和悲痛。
  1. 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曹邺,字邺之,唐代桂州(今广西桂林)人,与刘驾、聂夷中等同为晚唐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深沉。
  • 创作时间: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
  • 创作动机:曹邺可能因不满朝廷的某些政策或人事安排而产生强烈不满,遂以诗歌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和忧国忧民之心。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忧郁和无奈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意象生动:如“黄草生”、“洪涛热”等意象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 语言简练: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每一句都蕴含深意,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1. 主题思想
  •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诗人借自身遭贬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的现实。
  • 抒发个人情感:诗人在遭遇不公待遇时,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 文学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对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描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
  • 展现诗人才华:曹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能。
  1. 历史影响
  • 后世评价:曹邺的《续幽愤》被认为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影响力持续至今。
  • 文化传承:作为唐诗的一部分,《续幽愤》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续幽愤》不仅因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赞誉,更因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被后世传颂。这首诗不仅仅是曹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