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入蜀过夏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入蜀过夏》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曹松:字梦谦,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简洁、明快著称,尤其在写景抒情方面有独到之处。其诗作多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1. 诗句原文
  •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师言结夏入巴峰”描绘了一个僧人即将开始他的旅程,准备进入巴山之巅的场景。这里的“结夏”指的是佛教中的盂兰盆节,这是一个用于超度亡灵和祈求平安的节日。“入巴峰”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一仪式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暗示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带来心灵的净化和平静。
  •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五月峨眉须近火”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夏季景观的独特感受。峨眉山在五月间,由于气温升高,山峰上的树木被阳光照耀,仿佛火焰一般。这里的“木皮”指的是峨眉山上的树木,而“领重”则形容这些树木因厚重的积雪而显得沉重。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峨眉山的美丽图画。
  1. 作品鉴赏
  • 意象丰富: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云水回头几万重”使用了大量的视觉意象,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巴山的雄伟与云雾缭绕的景象。
  • 情感深沉:虽然语言平实,却能深刻表达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送僧入蜀过夏》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曹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于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