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子侄书

远书来阮巷,阙下见江东。
不得经史力,枉抛耕稼功。
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
无复琴杯兴,开怀向尔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子侄书》是唐代诗人喻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从诗歌内容方面来看,《得子侄书》描绘了一幅远离故土、身处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诗中“远书来阮巷,阙下见江东”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情感状态;而“不得经史力,枉抛耕稼功”则反映了诗人因不能深入研究经典,而感到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的失落与无奈。

从艺术手法上看,喻凫在《得子侄书》中运用了许多传统的诗词技巧,如平仄押韵、对仗工整等,使得整首诗既符合古代诗歌的规范,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物,通过雁天、霞脚、雨丝、苇条等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自然之中,感受那份离愁别绪与孤寂落寞。

从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来看,《得子侄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艺术佳作,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载体。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诗人自身的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以及诗人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得子侄书》作为唐代诗人喻凫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且在情感上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