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宫

白马杂金饰,言从雕辇回。
粉香随笑度,鬓态伴愁来。
远水斜如剪,青莎绿似裁。
所恨章华日,冉冉下层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宫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创作于大中十一年(857年),诗中通过对六朝金粉之地的感慨,反映了历史的兴衰和朝代更迭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及其特点:

  1. 作者简介
  • 李商隐:唐朝著名诗人,其诗风含蓄而深沉,常含哲理与隐喻。其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爱情等主题,以“绮丽”著称。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个人经历:大中十一年(857年)李商隐游历江东时,看到昔日的六朝金粉之地,这些地方的历史遗迹触动了他的内心,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宫娃扶下九重游,曾向云间望斗牛。
    吹到一片秋花色,为谁零落为谁收。
  • 翻译:宫中的女子扶起皇帝出游,曾经在天空之中望向北斗七星。风吹过一片秋天的花瓣,它们飘落下来,是为了谁呢?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比喻和象征,将自然景物与宫廷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 情感表达: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荣辱兴衰,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1. 文学价值
  • 思想深度:《齐宫》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回顾,它还包含了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哲思。
  • 艺术特色: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显示出高超的文学技巧和美学追求。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齐宫》被历代文人传颂,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启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文化的尊重。

《齐宫》作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诗人的个人情感。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