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西佛寺

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虬闲暇出甘泉。
宗臣欲舞千钧剑,追骑犹观七宝鞭。
星背紫垣终扫地,日归黄道却当天。
至今南顿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天西佛寺》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词人、大臣,曾任方城尉,官至国子监博士,是初唐四大才子之一。其诗多写闺情绮怨之题材,文辞华美,风格秾丽。有《温飞卿集》等作品流传后世。
  2. 诗词原文:《奉天西佛寺》的原文如下:“忆昔狂童犯顺年,玉虬闲暇出甘泉。宗臣欲舞千钧剑,追骑犹观七宝鞭。星背紫垣终扫地,日归黄道却当天。至今南顿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此诗描写了唐朝晚期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逐渐衰败的过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展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复杂。
  3. 创作背景:《奉天西佛寺》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已。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温庭筠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创作了这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诗篇。
  4. 作品赏析:温庭筠的诗歌语言华丽,情感深沉,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奉天西佛寺》就是这样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刻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奉天西佛寺》是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不仅体现了温庭筠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腐败。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坎坷的深刻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