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昔自西滨得兰数本移艺于庭亦既逾岁而芃然蕃殖自余游者未始以芳草为遇矣因悲夫物有厌常而反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
吾常有流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香素茎。
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丽土亦同荣。
赏际林壑近,泛馀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
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贞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即重阳节那天,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的集会上所写的序文。

王羲之被公认为书法史上的巨匠,他的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兰亭序》更是其中的杰作。《兰亭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为楷、草、隶、行四种书体兼备,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该文记述了作者与友人在春天相邀到会稽山阴的兰渚聚会,大家饮酒作诗,畅叙幽情的愉快经历,抒发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以及享受人生的乐趣。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书法技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