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书情上使君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
当年二八盛容仪,红笺草隶恰如飞。
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
谁道居贫守都邑,幽闺寂寞无人识。
海燕朝归衾枕寒,山花夜落阶墀湿。
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
一命任从刀下死,千金岂受暗中欺。
我心匪石情难转,志夺秋霜意不移。
血溅罗衣终不恨,疮黏锦袖亦何辞。
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絷囹圄。
朱唇滴沥独衔冤,玉箸阑干叹非所。
十月寒更堪思人,一闻击柝一伤神。
高髻不梳云已散,蛾眉罢扫月仍新。
三尺严章难可越,百年心事向谁说。
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无玷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代程长文的《狱中书情上使君》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便是由程长文创作的《狱中书情上使君》。

这部长文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与挣扎。程长文以“狱中书情上使君”为题,直接点明了自己的境遇和写作的目的,这本身就是对读者的一种强烈呼唤和引导。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被冤屈折磨的心境,以及对正义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狱中书情上使君》不仅揭示了人性中最真挚的部分,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像是一滴滴泪珠,映射出一个被冤屈所困者的心声。程长文以诗歌的形式,向高高在上的使君倾诉自己的冤情,希望借助于权力的力量为自己洗刷冤屈。

从艺术角度看,这首诗歌语言优美而凝练,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层次分明而又富有变化。例如,“谁道居贫守都邑”,用“海燕朝归衾枕寒”和“山花夜落阶墀湿”等自然景象对比自己的处境,既形象又深刻。

《狱中书情上使君》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作品。它的存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更启示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如何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声音去争取应有的权利和尊严。这是一部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触动人心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