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范中丞见

花宫柳陌正从行,紫袂金鞍问姓名。
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捧将束帛山僮喜,传示银钩邑客惊。
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范中丞见》是唐代诗人费冠卿所作,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费冠卿(生卒年不详),字子军,别号征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职,因母病危而未能及时告假归家,遂星夜驰归至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
  2. 创作背景:《酬范中丞见》的创作与费冠卿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因未及告假而未能及时回家守孝,因此诗作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 诗歌原文:花宫柳陌正从行,紫袂金鞍问姓名。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捧将束帛山僮喜,传示银钩邑客惊。直为云泥相去远,一言知己杀身轻。
  4. 作品鉴赏: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范中丞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其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怀念。
  5. 文学地位:《酬范中丞见》不仅是费冠卿的作品,也是唐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之一,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想使其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酬范中丞见》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能领略到他们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