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项斯通过描绘自己对李中丞的深厚情感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对中丞的尊敬和敬仰。他不仅因为中丞给予他的恩惠而心生感激,更在此处停留驻足,不愿离去。这种情感的深沉与真挚,使得诗歌充满了深情和敬意。
  • 艺术特色:项斯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此外,他还擅长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1. 创作背景
  • 项斯,字子迁,号纯一,称元旺公,江东人。生于唐元和庚寅年十月初八午时【公元810年】,曾任吉州刺史,享年83岁,葬于现江西吉安县官田毛家【玉山】。他在唐宝历至文宗开成之际声价藉甚。
  • 此诗作于诗人游李中丞樊川别墅之时。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中丞的亲切和温暖,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感激之情之作。这首诗不仅是对中丞的感谢,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1. 作品影响
  •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作为项斯的代表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唐诗的艺术形式,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1. 文化价值
  •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看法。这对于研究唐代文化、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春日题李中丞樊川别墅》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感激之情的诗歌,同时也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