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注释:

  1. 心知受恩地:知道自己的恩人在哪里。
  2. 到此亦裴回:在这里也会徘徊不前,表示感激之情。
  3. 上路移时立:走上路后长时间站立等待。
  4. 中轩隔宿来:从里面小厅堂传来了声音,表示有人来访。
  5. 川光通沼沚:山间的水流穿过小池塘和沙洲。
  6. 寺影带楼台:寺庙的影子映照着楼台。
  7. 无限成蹊树:无数树木因为行人踩过而显得更加茂盛。
  8. 花多向客开:花儿因为游客的到来而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一位恩人的,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激之情。首句“心知受恩地”已经透露了这种情感;接下来的诗句“至此亦裴回”,则进一步描绘出作者在恩人所在地的感慨和徘徊,表达了对恩人的敬仰和感激。中间四句描绘了李中丞樊川别墅周围的景色,通过“心知受恩地”、“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等词语,展现了作者对恩人的深深敬意和对这段经历的回忆。最后两句“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以及“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别墅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环境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恩人的感恩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