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注释:
- 心知受恩地:知道自己的恩人在哪里。
- 到此亦裴回:在这里也会徘徊不前,表示感激之情。
- 上路移时立:走上路后长时间站立等待。
- 中轩隔宿来:从里面小厅堂传来了声音,表示有人来访。
- 川光通沼沚:山间的水流穿过小池塘和沙洲。
- 寺影带楼台:寺庙的影子映照着楼台。
- 无限成蹊树:无数树木因为行人踩过而显得更加茂盛。
- 花多向客开:花儿因为游客的到来而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一位恩人的,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激之情。首句“心知受恩地”已经透露了这种情感;接下来的诗句“至此亦裴回”,则进一步描绘出作者在恩人所在地的感慨和徘徊,表达了对恩人的敬仰和感激。中间四句描绘了李中丞樊川别墅周围的景色,通过“心知受恩地”、“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等词语,展现了作者对恩人的深深敬意和对这段经历的回忆。最后两句“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以及“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别墅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环境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恩人的感恩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