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诗句原文: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翻译建议:
- 诗的首句“吟诗三十载”表明厉玄花费了三十年时间来磨练他的诗艺。
- “成此一名难”可能表示成名之路艰难曲折。
- 第二句“自有恩门入”暗示厉玄通过某种途径(可能是科举)被选拔进入官场或学术领域。
- “全无帝里欢”表达了他远离京城繁华生活的愿望。
- 第三、四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感受,湖光和岩石景象都带有冷色调,暗示着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 最后两句“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期待有志同道合的人能一同欣赏这宁静的月光。
注释解释:
- “吟诗三十载”:指厉玄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来创作诗歌,体现了他对诗词艺术的深厚兴趣和投入。
- “自有恩门入”:可能指的是厉玄得到了朝廷的青睐或特殊的机会,得以进入官场工作。
- “全无帝里欢”:表明厉玄对于宫廷中的享乐不感兴趣,更享受自然山水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 “湖光愁里碧”:反映了厉玄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满及忧愁。
- “岩景梦中寒”: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感受到的冰冷感觉,可能是对他心境的隐喻,象征着孤独和清高。
-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诗人期待未来能有人理解他的志趣,与他一同欣赏这宁静美好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是厉玄对自己多年诗歌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的经历以及离开京城后的心境,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珍视。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厉玄作为一个文人的多重身份——既是官员,也是艺术家,同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