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下孤城,长吟出点兵。
羽书和客卷,边思杂诗情。
朔雪定鸿翼,西风严角声。
吟馀多独坐,沙月对楼生。
寄边上从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边上从事》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作者介绍:郑谷(约807年-约859年),字守愚,汉族,荥阳人。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尤以五言诗成就突出。郑谷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寄边上从事》便是他众多诗作中流传广泛的一首,展现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生活的深切关怀及对他们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
诗歌原文:
男儿怀壮节,何不事嫖姚?高叠观诸寨,全师护大朝。浅山寒放马,乱火夜防苗。下第春愁甚,劳君远见招。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描绘了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壮士情怀。“男儿怀壮节”一句开篇明义,表达了将士们壮志满怀、豪情壮志的决心和勇气。“高叠观诸寨”和“全师护大朝”两句则具体描写了将士们守护边疆的壮举,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保卫。而“浅山寒放马,乱火夜防苗”等细节描述,则进一步展现了边关环境的艰难与士兵们的生活状态,使得整首诗歌情感丰富而深刻。
诗歌背景:郑谷创作此诗的背景可能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作为当时的文学家,他可能亲历或听闻过一些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因此借古讽今,抒发对将士们的敬意和对其未能得到赏识的惋惜。
《寄边上从事》不仅是一首充满力量的边塞诗,也是郑谷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关怀的真实写照。通过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唐代诗歌的深远影响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