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金河戍客

惯猎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
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金河戍客》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该作品通过边疆戍边将士的生活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歌以“惯猎金河路”开场,描绘了戍边将士在金河地区进行狩猎的场景。金河,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象征着边陲之地的壮美与艰险。而“曾逢雪不迷”则进一步突出了将士们的勇武和对环境的敏锐感知。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边关士兵与恶劣环境斗争的坚韧与勇敢。

诗中的“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边疆景象。青冢,通常指代汉代王侯之墓,这里可能暗喻戍边将士守护的边疆重地;而黑山,作为战场的隐喻,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和危险。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

诗歌后半部分“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则表达了戍边将士远离家乡、驻守边疆的孤独与辛劳。这里的“旌幡”,原指古代军队用来标志方向或指挥的旗帜,而“帐幕低”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长时间驻守、营帐简陋的景象。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也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牵挂。

“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在边防上能够表现出色,为国家立功。同时,也劝诫戍边将士不要过分忧虑家中之事,专注于当前的守边任务。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理解。

《赠金河戍客》不仅是一首表现边关将士生活与情怀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与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