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灯欲灭夜愁生,萤火飞来促织鸣。
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
宿石门山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窗灯欲灭夜愁生,萤火飞来促织鸣。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这是唐代诗人雍陶所作的《宿石门山居》。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山居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诗中不仅有着对大自然细腻的观察,还透露出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雍陶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夜深时分山居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的首句“窗灯欲灭夜愁生”,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情景,灯光微弱,夜色渐浓,使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这种情绪的产生,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生活环境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次句“萤火飞来促织鸣”,则转换了视角,从室内转到户外。萤火虫的闪烁和蟋蟀的叫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这种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期待或向往。
最后两句“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则进一步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似乎在梦中多次醒来,但每次又都沉沉入睡。而窗外的一溪秋水,仿佛成了他梦境中的伴侣,伴随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宿石门山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夜晚山居的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