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湘

过岭行多少,潮州涨满川。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望鹭吟登阁,听猿泪滴船。
相思堪面话,不著尺书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韩湘》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湘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贵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唐代河北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贾岛以其苦吟著称,注重诗句的锤炼,力求工整与精准,他的诗歌多表现出一种凄苦的情感调性。

  2. 诗歌原文
    过岭行多少,潮州涨满川。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望鹭吟登阁,听猿泪滴船。
    相思堪面话,不著尺书传。

  3. 诗歌内容解析

  • 旅途之始:“过岭行多少”描绘了诗人贾岛踏上前往潮州的旅途,“过岭”意味着越过山峰,暗示着旅程的艰辛与挑战。
  • 自然之美:“潮州涨满川”则描绘了潮州地区江河水位上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观感与情感体验。这里的“满川”不仅指实际的地理现象,也象征着情感的泛滥和心灵的充实。
  • 时光流转:“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通过对比花开与水冻,诗人捕捉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生命的勃发,展现了自然的韵律和生命力。
  • 离愁别绪:“望鹭吟登阁,听猿泪滴船。”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遥望鹭鸟在高阁上飞翔、聆听猿猴在船上哀泣的场景,传达了他对远方好友韩湘深厚的思念之情。这些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 相思难尽:“相思堪面话,不著尺书传”表达了诗人想要直接与好友面对面交流的强烈愿望,但无奈书信无法传情达意,反映出古代通讯不便的现实困境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局限性。

《寄韩湘》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的诗歌,也是贾岛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以朴素无华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