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魏少府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
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
湿苔黏树瘿,瀑布溅房庵。
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魏少府》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他与王籍、孟郊并称为“唐初三大诗家”,又与张籍、韩愈、李贺等人号为“燕台十老”。贾岛的诗歌创作主要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以苦吟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誉为晚唐诗风的开创者之一。

  2. 诗句原文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湿苔粘树瘿,瀑布溅房庵。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3. 诗句翻译

  •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 回忆起当初相见的情景,令人尴尬地分开了,而整日里我因为这种分离感到羞愧。你记得我在书本中写下的诗句,也忘不了我们在灯下讨论诗词的时光。
  • “湿苔粘树瘿,瀑布溅房庵。”: 潮湿的苔藓附着在树上,形成了不规则的结瘤;瀑布溅落在屋檐之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 “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希望收到你的音信,就像朋友间互相问候一样温馨;我已经搬到了古井南边的新居。
  1. 作品赏析
    贾岛的诗歌以其严谨的结构、独特的韵律感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受到后世的赞誉。在《寄魏少府》这首诗中,贾岛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直接点出了与友人离别后的心情,以及因无法相见而产生的愧疚感。接着诗人通过回忆两人共同阅读诗词、交流心得的情景,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文学上的默契。最后一句“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贾岛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魅力。

  2. 写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贾岛在任国子监主簿时期,因生活困难曾向好友魏少府求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得到及时的援助。因此,当再次路过魏少府的住所时,贾岛写下了这首《寄魏少府》。虽然两人已经分别多年,但贾岛依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魏少府深深的思念和感谢之情。

《寄魏少府》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友谊的佳作,也是贾岛诗歌艺术风格的集中展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贾岛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