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
崔卿池上双白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崔卿池上双白鹭》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七言律诗,而非文学作品。《崔卿池上双白鹭》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贾岛(779~843年),字阆仙,唐代诗人。他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时因被命令禁止午后外出而作诗发牢骚,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屡试不中。唐文宗时期遭排挤,贬为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转任司户,未任病逝。其诗以五言为主,尤善写景,多写荒凉之景象。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清淡,语言省净峭利,后人将他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崔卿池上双白鹭》是其代表作之一:
首联:“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此联通过描写鹭雏出笼的情境,形象地表达了自由飞翔的渴望和生命的脆弱性。同时,“顶各有丝茎数同”也暗示了鹭雏头部的丝状羽毛,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颔联:“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此联则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描述,进一步衬托出鹭雏的孤独与凄凉。霜雪覆盖的石头、寒冷刺骨的空气以及远处树木的空寂,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冷漠与无情。
颈联:“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与色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情感。“其”字在这里指代前面的“鹭雏”,而“双飞浦色中”则描绘了鹭雏在清澈的水中自由翱翔的美好场景。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崔卿池上双白鹭》不仅是贾岛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学意蕴,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