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是唐代著名诗人裴迪的一首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裴迪,唐朝诗人,其生平不详,但已知在长安遭遇了安史之乱,政局动荡,民生疾苦,个人经历亦颇为坎坷。
  1. 诗词原文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远离灞陵边的一座寺庙中居住,已有十年之久。
  • 一进门便穿行在竹林之中的小径之上,让访客聆听山中的泉水声。
  • 树林深处,鸟儿的叫声回荡,诗人的心也随之宁静下来,面对落日的美景。
  • 世俗的名利终究是无益的,诗人表达了从此愿意过上隐居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修行。
  1. 诗歌赏析
  •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向往自然和心灵宁静的场景。
  • 诗中的“浮名竟何益”反映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认为这些外在的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 “从此愿栖禅”表明作者有出世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修行来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诗中的自然景象描写细腻,如“心闲落照前”,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和欣赏。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不仅是一首反映内心世界和自然美景的优美之作,也是裴迪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展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