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淮南李仆射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献淮南李仆射》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首诗体现了赵嘏的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以下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赵嘏,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了个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2. 诗歌原文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3.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赵嘏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态度。
  • 艺术特色: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律诗的规范,语言精炼,意象生动,充分显示了赵嘏作为唐代诗人的语言驾驭能力。
  1. 创作背景
  • 赵嘏在创作这首作品时,正值其仕途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年轻时曾经拜访富有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难以再达到当初的成就,因此感到失落和羞愧。
  • 此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唐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对于权力和财富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变化。

《献淮南李仆射》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的文化风貌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