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献淮南李仆射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 早年曾谒富民侯:表示在年轻时曾经去拜访过一位富有的人。
  • 今日难甘失鹄羞:意味着现在难以忍受失去机会的羞愧感。”鹄”通常指天鹅,天鹅一旦飞走就难以追回,这里比喻珍贵的机会一旦错过便无法弥补。
  1.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 新诺似山无力负:表达了对新的承诺感到力不从心,好像背负着一座大山一样沉重。
  • 旧恩如水满身流:形容过去得到的恩惠像水流一样不断,感觉受益匪浅。
  1.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 马嘶红叶萧萧晚:描述了一幅秋天黄昏时分,战马嘶鸣和飘落的红叶的画面。
  • 日照长江滟滟秋:描绘了长江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1. 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 功德万重知不惜:强调了拥有的大量功德,即使是舍弃也毫不可惜。这里的“功德”可能指的是政治上的声望、成就或贡献。
  • 一言抛得百生愁:表示说出一句话就能让人忧愁很久。这里可能是表达说话的后果严重,或者是说错了话带来的后果深远。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轻浮与现在的悔恨,展示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诗中用“失鹄羞”、“有力负山”等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如“马嘶红叶”和“长江滟滟秋”,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社会现象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